張雷

摘 要:終身體育是一種與當代及未來社會需要相適應的教育策略,是當今世界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實施終身體育將會對學校體育教學產生深刻的影響,學校體育教師的作用也將發生相應的變化。
關鍵詞:終身教育;學校體育;體育教師
一、終身體育的概念、產生的背景和依據
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終身體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終身教育思潮發展的影響下提出的,但終身教育與終身體育又有不同之處:
終身體育要求人們身體鍛煉要持之以恒。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要求身體鍛煉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因此終身體育既體現了現代社會于體育事業的發展,又受這些因素制約。
二、終身體育對學校體育的影響
(一)對學校體育作用的影響
終身體育是按照體育的觀點,將體育持續人的一生,以多種形式來實施。學校體育的責任是為學生作好繼續接受教育的準備,同時又是教育轉向的良好載體——應試教育轉向素質能力教育的過渡階段。小學體育是學術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基礎學科,因此小學教師應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1]。學校體育的主要作用是為學生進一步從事體育學習鍛煉而實施體育教育,因為所有成人都需要接受一定的體育基礎教育,以獲得終身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能。所以,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全過程中的一個起始階段,它實施的是每個教育者更好地利用以后的經驗,并把它轉變為體育教育成就的體育基礎教育。
(二)對學校體育目的的影響
1.使學生意識到終身體育的必要性。學校體育要使學生認識到體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手段;認識到學校體育不是體育的終結,而是終身體育的入門;認識到今后繼續體育教育和鍛煉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2.增強學生的體育可教育性。學校體育要培養學生學會利用不同的場地器材進行體育鍛煉,養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自我指導體育學習者。
3.要保持學校體育效益的連續性、長期性,學校體育應將人生縱系統的體育與家庭體育、學校體育、社會體育的橫系統相結合;將近期體育目標與長遠效益相結合,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能力和習慣。
(三)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
終身體育意味著學校體育教學實踐的重點將從向學生傳授固定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轉向形成學生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鍛煉技能,使學生會體育學習和鍛煉。在教學形式上和教學方法上應強調教師的指導性和學生自主性的有機結合。
三、終身體育對體育教師的影響
(一)學生體育學習過程的指導者
隨著終身體育的實施,學校體育將注重學生學會體育學習、互教互學、評價和改進的能力。學校體育教學將由重教轉向重學,由重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傳授轉向重引導學生的獨立獲得體育能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引導學生學習有關的知識、技術、技能”。
(二)師生民主關系的建立者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是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傳授者、紀律的權威、結果的評判者。因此,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實施終身體育后,體育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平等合作的民主關系,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需互相合作共同學習、共同發展,要與學生建立親密的個人關系,充分了解尊重信任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感到自己獨立的人格,從而成為學生個性完善的指導者。
(三)多種體育教育職能的承擔者
按照終身體育的觀點,家庭體育、社會體育具有重要的體育教育價值,需要把學校、家庭和社會體育協調一致,從而形成巨大的體育教育力量,這種體育教師已超越了單純的體育教學職能。體育教師除了要有效地完成體育課堂教學外,還要組織指導學生的課外、校外體育活動,利用校外的各種體育教育資源與學生家長、體育專業工作者、社會公眾合作,促進學生校內外體育經驗的結合。
(四)多樣化教學的實施者
體育教師應掌握獲取體育能力的方法和技能,實施多樣化教學。要在教學的內容、時間和場地器材上具有靈活性,要學會使用各種現代的教育工具,根據體育課的特點和教學環境選擇最佳手段,要幫助學生了解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產生和發展,使學生識別選擇所需的知識。
(五)充當終身體育的示范者
在當代社會,體育教師面臨著體育專業知識和教育知識的不斷更新。因此,體育教師除了必須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外,還必須經常接受體育教育,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技術能力,把學習作為發展自己的重要手段,成為終身體育者。
四、結語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實施體育改革者關鍵的力量。因為“教師界的態度是最終階段改革成功或失敗的因素”。體育教師作用的變化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只有形成相應的觀念、知識、技能,才能使學校體育成為終身體育入門期的一個過程。
參考文獻:
王立國,范東影.小學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