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芬

摘 要:如何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基于導學單的虛實一體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發(fā)揮網絡的共享功能,借助微信、QQ、優(yōu)課系統(tǒng)等平臺,利用微課、優(yōu)課等形式,使之得到最大的教學資源利用率,同時,也能給學生提供學法的指導,進行有效的預習、導學和拓展實踐,有效擴大學生學習信息的獲得量,豐富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實踐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導學單;虛實一體化;高效課堂
新課程基本理念強調“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現代教育理論一直主張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然而,新課程實施十幾年,語文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地位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是相對薄弱,高耗低效的課堂還是屢見不鮮。
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網絡應用日新月異,云教育、微課、翻轉課堂等信息化教學新模式正在進行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因此,在網絡環(huán)境下,在信息化技術應用背景下,將導學單應用在虛實一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使之建立一種移動學習場、個性化學習場,使語文學習更加自主、真實、高效,有效擴大學生學習信息的獲得量,豐富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和交流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導學單”是由教師提前備課,師生共用的一份預習新課、拓展實踐的學習活動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導學單上明確的任務,通過課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進行語文閱讀實踐活動。
“虛實一體課堂”指的是師生面對面的實體課堂與網絡信息技術支撐的虛擬課堂雙軌并行,課前預習導學和課后拓展導學都通過網絡平臺完成。實體課堂則以預習導學為教學出發(fā)點,結合課件、微課等方式,打造一個信息技術支撐的虛實一體的常態(tài)化、專業(yè)化、全方位的教學平臺,形成一個整體,拓展實際的課堂教學,豐富教學空間,努力構建一種基于導學單的虛實一體化的自主學習課堂模式。
那么,如何將導學單有效地運用于虛實一體化課堂呢?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呢?
一、QQ、微信巧鏈接,有效預習明起點
網絡信息化時代,人們的學習生活、休閑娛樂、社交等一切都在改變。如東陽教育云、家校互動平臺(校訊通)、微信群、QQ群等,為預習導學單的實施和應用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因此,很多預習任務都可以在網絡化的環(huán)境中布置和完成。例如《鄉(xiāng)下人家》一文的預習中,老師在預習單中布置搜集鄉(xiāng)下人家的風光圖片,很多學生或從網絡上尋找,或到鄉(xiāng)下實地拍照片,并把圖片通過QQ等形式上傳給老師,老師在課堂上精心挑選了一些進行展示,學生興趣盎然,很有成就感,可謂“課伊始,趣已生”。
現在每個班基本上都建立了QQ群或微信群,充分利用QQ、微信等平臺的功能發(fā)送圖片、視頻等,可以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幫助教師充分把握學情。比如上《白鵝》一課時,我把預習導學單發(fā)給學生,學生在家完成后通過微信群給予回復,老師即時批改、指導,發(fā)現在自學生字詞過程中,學生對“供”這一多音字的讀音很難把握,在第二天的課中就進行重點指導和強化,不僅保證了學生的預習效果,同時也明確了學生的學習困惑,確定了教學難點。
二、優(yōu)課平臺來助陣,課中導思成效顯
教材上的教學資源是有限的,學生獲取的學習信息量也就小,因此利用、優(yōu)化課程資源成為我們實際教學中新的需求。因此,我們需要開發(fā)與小學語文教材相配套的課文朗讀、寫作背景、相關課件、視頻資料等,以及課前預習、課堂導學、課后導學的設計,使現行的語文教材變成多元的、立體的語文教材,并利用網絡教學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而優(yōu)課平臺將成為有效解決教學資源不足的突破口。
我校是市明博優(yōu)課試點學校,老師們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在課前整合或補充師生共同搜集的資料:音樂、圖片、動畫、文字等,在課堂上巧妙穿插,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切感受“鳥的天堂”鳥的多,鳥的歡,我創(chuàng)設情境:請閉上眼睛,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鳥的天堂。(然后播放優(yōu)課資源中的由少到多的鳥鳴聲。)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一下子就進入課文情境,有的說看到幾只小黃鸝在唱歌;有的說我看到原來樹上只有一兩只鳥,后來越來越多,像在開演唱會一樣;有的說這些鳥不僅聲音動聽,而且羽毛也很美麗。那么,課文是如何向我們描述這樣一幅百鳥爭鳴的景象的呢?我適時呈現“課中目標導學單”:請你自由默讀課文的12、13自然段,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鳥的天堂》中鳥的確很多?找一找、圈一圈、畫一畫。學生自學批注后,在屏幕上優(yōu)課呈現12頁,學生匯報交流,在屏幕上指導學生如何批注,再出示幾幅圖片欣賞,學生情不自禁地贊嘆:“鳥的天堂”的確名副其實!鳥的天堂真是鳥兒們歡樂的海洋!
這樣集文字、圖片、音樂于一體,集聽、說、讀于一體,集理解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指導于一體,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學得輕松高效。
三、微課補充小翻轉,重點難點清且淺
微課的設計和制作是虛實結合翻轉課堂實施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微課不是濃縮的課堂,更不是任務單中檢測題的標準答案。課時重點、難點是微課質量的基礎,是落實個性化指導的前提。教師在對課標要求、學生基礎、教材內容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選擇的某一知識點,本著重點、難點、盲點、易錯易混點的“四點”原則來選微課“點”,并在課前完成錄制,在課中指導、突破重難點。學校建有專門的錄播室,教師可以在課前錄制微課,學生在課前或課中看教師的微課視頻,短小、自由、方便、靈活,極具吸引力,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例如《鄉(xiāng)下人家》是一篇適合指導概括小標題的好例子,而概括小標題是孩子們的一個學習難點,于是就如何概括小標題專門錄制了一個微課,在課中播放,有效地突破了這一難點。
從三年級開始,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段“單元導語”,如何指導學生自己讀懂單元導語?如何制訂一個單元的學習計劃?這對剛步入中段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為此,我以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為例,專門錄制了單元導讀和單元復習兩節(jié)微課,避免了講解式的指導,而且我把微課上傳到QQ群中,學生隨時隨地可以觀看、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自由、方便、靈活,大大提升了學習效果。
這樣基于網絡的教學資源可在任一時間、地點有效給予教師教學資源的充分支持,即發(fā)揮網絡的共享功能,使教師得到最大的教學資源利用率,解決教學工作強度大的問題,并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同時,也能給學生提供學法的指導,有效擴大學生學習信息的獲得量,豐富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實踐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電子課件展風采,合作共學興趣添
傳統(tǒng)課堂知識局限于老師精心制作課件,輔助教學,而虛實結合的課堂在課前引導學生成立小組,合作制作預習成果的課件,再由學生在課中展示,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學習《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老師分小組布置了搜集“威尼斯簡介”“威尼斯風光欣賞”“小艇資料”等,在課中,這幾個小組分別做了精美的幻燈片并為大家一一介紹展示。
在學完《頤和園》后,我設計了這樣的課后拓展導學單:(1)頤和園這么美,我要去搜集更多頤和園的資料和圖片,和同學出一張電子小報。(2)我也想學作者定點觀察的方法寫一處景物,并努力寫出它的特點。課后,參加過信技興趣小組的同學就興致勃勃地分工、合作,按照課文的介紹,設計路線,畫好路線圖,標注出主要景物,還搜集了資料,補充了許多其他景點,制作成了一幅精彩的電子頤和園景點觀光圖,在課中展示。這樣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拓展了課本以外的知識,更鍛煉了孩子們的資料搜集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合作精神等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在“先學后教”的生本理念指導下,努力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現狀,努力構建以三張導學單為載體、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以自主學習為前提、合作探究為支點、展示交流為形式、引導點撥為輔助的“虛實結合三段式”自主學習課堂模式互學課堂,從而使學生體驗學習,收獲成功,感受快樂,發(fā)展能力。
課前預習導學——先虛后實。將學習任務前置,早一天通過校訊通或QQ群、微信群將預習導學單發(fā)送給學生,由學生自主完成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并將預習成果有選擇地反饋給學生,老師進行批閱指導。然后在第二天課前十分鐘,由小組匯報交流展示,老師進行補充或修正、評價。
課中目標導學——虛實結合。在預習導學檢查展示后,出示課中目標導學單,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利用微課或優(yōu)課等有效策略進行展示導學,總結提升,完成既定的閱讀教學目標。
課后拓展導學——實后再虛。在完成本課的閱讀教學目標后,在課尾5~10分鐘出示課后拓展導學單,引導學生完成課后閱讀拓展實踐任務。這個實踐任務可以是下一課時的課前導學,也可以是一段時間的學習任務,如課外閱讀的鏈接,實踐活動的延伸等,可以利用網絡媒體查資料,出一張電子小報,寫讀后感等,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在“互聯網+”時代,任何行業(yè)都通過互聯網引入了新的變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撐教育現代化”是當今及今后一個時期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將開始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我們正朝這個目標默默努力著。
當導學單撞上虛實一體化課堂,既讓學生做到課前自主參與,課中自主探索,課后自主延伸,將學生、老師、家長連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將課本、網絡、社會編織成一個學習資源的大網,將課前、課中、課后貫穿學習始終,真正架起語文自主學習的一座堅實的橋梁,讓語文教學更加自主、高效。
參考文獻:
[1]周洪宇,鮑成中.撲面而來的第三次教育革命[N].中國教育報,2014.
[2]唐琪.“互聯網”能否助教育“飛”起來[N].中國教育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