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妺
摘要:當前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P2P網絡借貸不斷興起,其發展速度在不斷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以及個人融資方面的難題,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雖然當前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非常之快,但是我國在該方面的法律規范并不健全,尤其是稅務方面的規范還處于空白時期,使得很多P2P互聯網金融公司存在財務核算不規范的現象,導致稅收潛在風險的產生,這對于國家稅收的健全和完善,以及稅務的規范化監管造成了影響,因此合理分析該方面的稅務問題,并構建完善的監管對策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就互聯網金融背景下P2P稅務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與探究,并提出一些相對應的完善對策,希望能夠推動該行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P2P稅務;完善對策
一、P2P概述
1.P2P的含義
P2P的英文名字為Peer to Peer,也就是“個人對個人”。具體來說,P2P網貸主要是指由某個企業通過網絡進行平臺的搭建,然后需要資金的人可以在網上進行需求的發布,相關的投資者參與到競標中,然后平臺對雙方進行撮合,同時在雙方合作成功以后收取一定服務費的一種網絡借貸模式。該網絡借貸模式最初是由國外引入進來的,在2007年開始進入到了我國市場,近年來其發展速度較快,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果,并進入到了迅速擴張的時代。
2.P2P稅收征管實施的必要性
P2P網絡借貸是一種金融融資形式,其屬于國家金融行業中的一部分,對其實施稅收征管是符合我國稅收法律規范的,有助于我國稅收公平,推動我國稅收監管更加科學全面。具體來說,P2P稅收征管實施的必要性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實施P2P稅收征管是確保我國稅收公平性的重要需求。P2P網絡借貸是一種新型的借貸模式,是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其能夠將割裂、分散的民間資金進行有效的融資整合,這就能夠發揮“積流成河”的效應,促進實體經濟得到更快速地發展。在P2P發展的初期我國政府給予了其免稅優惠政策,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推動其更加良好地發展,減少其發展的困境,也是稅收公平的重要體現。而隨著其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行業規模得到了有效擴大,如果仍然不對其進行稅收征收,那么就容易使得更多的資金集中聚集到互聯網金融方面,這對于傳統金融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容易導致其市場失靈。因此,我國政府應當從稅收方面入手對P2P網絡借貸進行有效地約束,一方面更好地彌補市場缺陷,另一方面推動稅收更加公平。
其次,是實現全面監管的重要基礎。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互聯網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P2P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其發展不斷加速,但是我國該方面的法律監管卻并沒有跟上其發展的腳步,導致風險事件的不斷發生,嚴重不利于國家經濟的穩定。根據相關的調查可知,截至2016年,問題平臺中資金回贖與提現困難、跑路等數量達到了1641家,相比于2015年,增加了4.2倍。我們從稅收的視角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第一,P2P借貸將網絡作為主要的載體,無法對納稅人進行界限的合理劃分,使得其交易的歸屬問題無法進行準確衡量。第二,網絡交易中很多數據信息能夠被不法人士篡改,因此無法對其真實的數量、金額以及交易規模等進行確定,這就不利于稅收的規范化繳納。第三,部分企業為了規避稅收會采用跨地區交易分割的形式,使得交易量分散,交易規模不斷縮小,這就不利于稅收的開展。而我國當前還沒有針對這些問題出臺細致化、規范化的稅收監管細則,這就容易導致欺詐行為的產生,不利于全面監管的實施。
二、當前我國P2P稅收征管中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P2P行業的發展不斷加速,推動了我國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其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但是在其稅收征管中卻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具體問題總結如下:
1.稅收征收制度缺失,征稅內容不清晰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稅收征收主要是根據傳統稅收征管的方法來進行的,雖然其發展較快,但是我國該方面的法律并不是十分完善,這就導致其稅收征收明顯存在漏洞和不足。另一方面,我國傳統性的稅收制度主要是針對線下實體企業來征稅的,而P2P屬于線上交易,省去了實體企業注冊、稅收登記等方面的內容,其能夠將網絡作為載體進行一些隱蔽性的交易,這就不利于國家進行呆賬、壞賬、資金進出賬等方面的檢測,稅務機關對其真實的運行情況無法準確掌握,因此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稅收制度,勢必會導致征稅不全面的現象,使得稅源流失。另外,當前我國P2P平臺的數量比較多,注冊的企業有投資公司以及電子商務兩個類型,不同性質的企業其納稅的稅種是不同的,如果仍然依據傳統的稅收制度納稅,是無法對其稅種進行合理界定的,無法確定是以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何種稅種納稅,這就不利于征稅工作的開展。
2.稅收方面的配套措施缺失,監管不嚴格
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可知,在2014年的第一個季度中,我國P2P平臺的全部成交量達到了371.27億元,推動了平臺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但是其納稅申報的數額卻非常之少,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該方面的稅收配套措施缺失。第一,在當前現有的稅收體系中,P2P行業采用的是傳統的納稅申報制度,也就是說納稅人在規定好的期間內依據事先規定的稅款進行稅務的繳納,主要是由代扣代繳人或者納稅人采用電子形式或者郵寄的形式進行納稅申報。但是從具體的實踐方面來看,這兩種形式都是具有一定缺陷的,一方面該平臺具有較強的虛擬性,稅務機關無法對其應稅地點以及行為進行明確地掌握,因此無法對其應當向哪個地區的稅務機關納稅進行合理確定。另一方面,我國還沒有將該業務明確納入到電子申報體系中,這就使得P2P電子數據無法與稅務申報網站進行合理對接。第二,我國當前還沒有建立P2P方面的專門化的稅收核算規范,使得其納稅沒有詳細的細則來參考。我國的稅法僅僅是對其稅收進行了大致范圍的規定,沒有進行細化的分類,這就容易導致納稅申報具有一定的混亂性。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解決P2P稅務問題的具體對策
1.健全稅收征收制度,明確征稅內容
我國政府應當立足于頂層審計,推動程序法以及實體法的全面創新,從發票管理、登記制度等各個方面入手推動稅收制度得到更加全面地建設,推動監管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加強P2P行業的動態監管。比如, 我國稅務機關將網絡作為載體,進行網絡登記制度的開展,對P2P經營者進行更加細致的要求,使得其及時向主管的稅務機關進行自身運營地點、工商證明以及稅務表格等資料的提交,使得稅務機關對其納稅資質進行認定,推動稅收監管的不斷進行。同時,稅務機關還能夠采用加密技術,對電子發票的造假以及流動性進行控制,對P2P網絡交易進行規范化管理,合理查詢其行為過程,更好地規避稅收方面的漏洞。同時,從實體法方面來看,我國政府還應當加快速度構建《互聯網金融稅法》,專門針對互聯網金融稅收進行全面細化地規定,使得P2P稅務能夠具有規范化地法律做參考,推動其納稅更加科學。從程序法方面來看,還應當構建細致規范化的代扣代繳稅款制度等,合理將稅收監管融入P2P平臺交易中,推動稅收繳納更加精準。
2.建立相關的配套措施,增加監管的力度
稅務機關應當做好自身信息化方面的建設,推動稅收信息系統軟件和硬件設施性能以及配套設施的改變,更好地構建信息集成系統以及異地稅收數據備份系統,同時還應當加強稅收工作人員專業化技能以及信息理論的水平的提升。具體來說,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合理發揮電子稅務的作用,加強網絡信息系統硬件以及軟件方面的建設,并隨時進行系統更新以及升級,推動稅收數據傳輸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還應當建立網絡稅收方面的站點,推動海量稅收數據能夠與稅收機關的監控系統相連接,實現雙方的無縫對接,使得納稅人能夠通過相關的鏈接或者客戶端快速實現納稅。如此才能更好地控制P2P稅收流程,對其隱藏的交易量進行合理地監控。第二,我國政府還應當加速出臺相關的稅收配套措施和配套法律,構建與P2P發展相對應的網絡信息管理機制,同時分階梯、分層次對稅收人員進行專業化技能的培訓,使得其不斷提升自身的網絡技能,推動稅收監管更加有效,提升監管的力度。
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做好P2P稅務問題的分析與探究,構建完善的P2P納稅體系,能夠促進P2P征稅更加合理,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更加規范、科學。當前我國針對P2P征稅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相關的法律體系不健全、征收制度不合理等,嚴重阻礙了其征稅的規范化開展,因此做好該方面的完善和優化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張斌.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稅務法律研究[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6):85-91.
[2]吳琦.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P2P稅務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5):54-55.
[3]武歡.互聯網金融行業P2P財務、稅務問題探討[J].財經縱橫,2015(0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