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根發
摘 要:素質教育的實施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去實現,因此把握好課堂教學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在當前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應該怎么去上好一節數學課?對學生的尊重和保護、先進的教育思想、有效的教學設計、課堂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以及必要的鞏固練習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數學課;課堂教學;教學理念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課堂教學的形式變得多種多樣,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應該遵循素質教育的方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之一就是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所變化,教學中應積極提倡和引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師要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數學課堂教學。
一、改變傳統思想,更新教學理念
傳統數學教學,教師大都以長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實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新時代,教師應改變這種觀念和形象,在教學中,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吸取骨干教師、中青年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以生為本,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教師應對自己的學生有詳細的了解,觀察留意學生的思維空間,掌握學生的動態,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多舉措并行,日積月累,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創設符合學情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設應符合學情。對學生來說,數學是枯燥的,如何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且樂于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在教學中,教師應賦予數學課堂新意。數學來源于生活,有趣的數學情境創設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為數學課堂教學開好頭,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學生的實踐、感悟
現代教學設備豐富(班班通、電子白板……),但是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覺得實物教具更直觀,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這樣更能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如概念性錯誤學生最易犯,在教學“角的認識”后,通過課堂檢測、課后練習,我發現學生對“角的大小與構成角的兩邊長短的關系”這一概念理解不清。我抓住這一教學契機,及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逐步理解角的大小變化過程,以達到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的關系”的教學目的。教具、學具的恰當運用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反饋練習時,依次出示一組圖形(有規范的角,也有兩邊不是直線的類似角的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我班有89%的學生能準確判斷。接著通過多媒體出示兩個角的大小相等、邊的長短不等以及兩條邊長短相等、角的大小不等的情況,讓學生來判斷每個角的大小,結果有3位學生做出兩條邊長的角就大的錯誤判斷,錯誤率達到34%,這說明學生沒有真正抓住問題的本質,為了更直觀驗證他們判斷的錯誤,我拿出了課前準備好的一個角(用顏色和長短不同的直條制成),提醒學生注意兩條邊長短變化時這個角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課堂教學,不僅有利用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可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實踐、感悟。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獨特的體驗,有利于快速地理解所學數學知識,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另外,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激活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
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新課標指出,一節成功的數學課,應是富于思考的課堂,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學生應該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學習的效果好壞取決于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去思考,而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機會。最簡單的一個指標是教師提問以后是否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每一個問題提出后,至少有幾秒鐘的時間讓學生去想,特別是那些需要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才能解決的問題,更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
總而言之,學校教育的主陣地還是在課堂,因此,我們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優化,強調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客觀性,使學生掌握數學技能,同時又要注重課堂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發展,注重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心體驗,注重知識、智能、情感和行為的整合,向課堂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