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用途越來越大。互聯網是時代的象征,更多的互聯網的副產業的不斷出現,再加上現在社會國家支持鼓勵創新和創業。國家主席對創新實現中國夢給予很高的評價。國家的參與注重的不單單是創新而是時代接班人的個人素養。這便為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結合“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聯系與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的相關情況進行描述。
【關鍵詞】互聯網+ 創新創業 思政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077-02
引言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相融合,不僅僅是提高時代接班人的綜合素質,更是培養時代文明提升就業率的重要方向。并且體現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和應用性的提高。本文主要從當下“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現在狀況以及出現的問題,為此提出相關的有效措施,淺談兩者相融合的簡要總結。
一、“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很受重視的課程,這是一門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能夠學好思政教育課程就好比為畢業后在創業中能夠更好的應對各方面的問題。但根據調查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創業跟學歷沒有很大的關系,當然有文化只是更能幫助你創業成功而已,這便是當下更多的想法。所以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大力提倡的,當然這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了未來國家的繼承人能夠更好的發展民族文明。創新創業與高校思政教育息息相關,對現狀存在的誤區以及問題進行分析。
1.學生觀念的偏差,創新創業方向有誤區
在時代推動下,創新創業是實現中國夢的一條大道路。然而大學學生存在一些觀念上的偏頗。在當下有一個耳熟能詳的社會問題就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再加上國家對創新創業的大力支持,大學生則認為創業就是就業。并且根據調查大學生還認為,創業就相當于創新,創業就是要辦企業等等。這些都是學生理解的偏差。再加上學生認為創業不一定需要學歷的觀念的偏頗,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教育之間不能很好的聯系到一起。這便影響了兩者之間的相融合關系。
2.教師教學態度沒有重視到
在高校教學中,很多的教師從教學開始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及觀念幾乎沒有什么改變。所以直白的講就是教師只是一貫的教學,而沒有很好的結合當下社會背景以及社會要求來教育學生。國家重視教育并且時代發展國家重視創新與創業,其實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育行業為的是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創新創業也是在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高校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關系需要被關注被重視,并且加上高校的思政教育是改變學生思想以及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課程。所以教師教學一定不能傳統不變。這個問題需要被重視。
3.社會關注的力度不是特別大
根據相關的了解,很多地方已經為大學生免費提供創業基地。這便要求社會不僅提供可以創業的基地,更重要的是要從根本解決問題。素質課程的培養主要是在思政教育課程中體現,所以社會對學生在校期間受教育的程度關注的還是不夠,使得學生更多的認為創業不一定和自己學歷有關。兩者之間總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二、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促進融合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與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需要解決上述的問題才可能實現。
首先大學生觀念以及認識的偏差需要更多的正確的思想做引導,互聯網時代當然是通過網絡更為直接明了,并且更易被發現和關注,換一句話說便是做好相關的宣傳為了更好的使學生觀念都能走向正確的道路。
其次便是對教師的要求,教育局應該不定期的對教師進行培訓。還可以進行教學課堂的干預,來教育大學生。干預教學從一定程度上講還體現了社會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等的重視。或是對教師進行每年的繼續教育,其中包含新時代的要求與教學方向等。
最后則是社會關注問題的解決,社會關注應該從根本上進行關注,可以加大對學生的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實踐中進行教育,學習中進行實踐。這便要求社會更多的部門提供可以鍛煉的企業公司,社會關注需要起到相關的作用。
總結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強調“創新和創業”,尤為重要的是關注大學生的相關舉措。在第三屆互聯網+大賽中“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主要強調了大學生是創新創業的重要備選人,并且重點體現了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要相結合的必要性。為了更好的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每一個時代的要求,為了更好的將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需要注意相關的問題并解決才可。
參考文獻:
[1]韓明丹.“互聯網+”背景下的研究生創業教育新模式[J].卷宗,2015(7)
[2]程煜,李鵬.大學生就業創業與“互聯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
作者簡介:
王媛(1987年-),女,漢族,山東青島人,工學碩士,青島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分團委副書記兼學工辦副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