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要:隨著社會市場經濟逐漸趨向于新常態化發展,為行政事業單位實現自身運營模式及管理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及優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極大程度上的促進了政府采購機制預算的高效高質應用。本文就基于以上因素,對行政事業單位采購的預算管理進行相關研討,旨在從根本上發揮出采購預算管理機制的積極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
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增長對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的發揮以及管理實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對現行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進行改進也是國家相關預算法規下所頒布的重要任務。因此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部門就應將當前的工作重點放在認清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存在問題上,結合單位發展情況及社會市場經濟總體需求,進而探索出一條提升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有效的路徑來。
一、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現狀分析
(一)采購預算管理缺乏執行力
在現有行政事業單位中,所應用的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是隨著國家新版《預算法》的頒布而在后期工作得以重視的。因此此種重視程度的缺失也會導致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缺乏一定的執行力[1]。不僅如此,單位管理部門觀念依然受到傳統經濟模式禁錮,缺乏深刻實施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的重視度,使得財務部門與各部門之間的內在聯系難以理清,進而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不僅如此,隨著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實施,一些諸如采購價格高于市場價格,采購時間長,效率低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二)采購預算編制缺乏規范性
雖然國家及有關部門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必須進行政府采購預算的編制,但在此項制度制劑執行期間,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自身政府采購預算編制水平有待提升,因此在編制過程中也存在著無法規避的誤差及問題。舉例而言,政府采購預算缺乏一定的規劃性,大大提升了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風險性[2]。同時,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期間缺乏整體思想,經過調研后的資金調整項目被用作機動資源的突發項目中,延長了政府的采購周期,并使得高標準配置與盲目采購等頻繁發生,嚴重影響到了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三)采購預算調整缺乏可行性
在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期間,也存在著預算調整缺乏可行性的問題。具體而言,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是科學控制政府成本運轉的關鍵所在,然而在實際工作落實中,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與其執行脫節的現象也逐漸顯露出來,公開招標落實不足,采購缺乏透明性,項目結構單一,實施規范條例不健全等癥結所在都與政府采購預算調整可行性的缺失具有直接的關系。
(四)采購預算監督缺乏健全性
行政事業單位社會管理職能應在為人民服務的本質要求下實施,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也應基于此保證對國家資產的有效分配以及科學的利用。而就目前來看,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中,因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專業性指導以及政策的支持而存在著監督機制缺乏健全性的問題。而此種監督機制的缺失也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政府采購預算機構設置缺乏專業性;第二,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不健全且落實工作不到位[3];第三,在專業人才方面的缺失,相關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有待提升,無法從根本上保證政府采購預算結果的準確性與全面性。
二、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有效路徑探索
(一)轉變管理意識,提升管理執行力
為從根本上提升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有效性,現階段單位管理部門也應從轉變管理意識,提升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基本執行力入手,認清政府采購預算對促進單位自身發展的積極作用,并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協調好國家規范與各部門執行的關系。不僅如此,單位管理人員也需在員工全體中強調采購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升員工對采購預算工作的責任心。
(二)明確編制規范,劃分編制責任制
行政單位相較與其他單位而言,其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公開性與透明度直接影響到單位職能的落實情況。而在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期間,采購預算的編制與采購預算的執行均需要劃分出明確的編制規范與相關責任制[4]。具體而言,行政是事業單位應在原有基礎上將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責任制細化量化,并將其與一定的獎罰機制相融合,明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行為規范,對因編制不規范而導致的管理資源管理問題進行追責,從根本上提升政府采購預算編制準確性。
(三)注重人員培養,強化員工專業技能
由于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實施時間較短,導致部分工作人員對此項機制的了解不夠全面,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就應在原有基礎上加強對政府采購預算信息的宣傳及公告,并通過此項機制使工作人員了解到國家對于財務管理的宏觀調控,提升財務部門資金控制與管理的有效性。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部門也應注重采購預算專業培訓教學,基于管理層與基層員工不同的學習需求,并在實際教育學習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采取循序漸進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力爭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營造出積極嚴謹的學習與工作氛圍。
(四)健全協調機制,制定預算工作流程
在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改革過程中,應始終堅持各級單位的基礎性、政策性、實用性及可行性原則,其中,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支出預算表屬于政府采購范圍內的項目,應單獨列入政府投資范圍中[5]。嚴格遵守國家有關部門事業單位以及工作實際需求,結合單位發展情況編制應用原則。同時,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既要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對預算項目進行細致的劃分,也應確保單位實際發展期間各項資源利用率,在預算經過審批之后,嚴格依照預算基本內容進行執行。
(五)加強預算監督,構建監督管理機制
在落實政府采購預算計劃后,加強預算管理監督,構建監督管理機制也是有效發揮出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機制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具體而言,強化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執行,應從健全相應的監管機制入手,并對預算計劃的逐步落實以及各個環節所反饋出預算信息進行全面的收集與分析。同時,對關鍵預算項目設立單獨的預算管理機制,劃分出執行監督標準。最后,設計相關的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反饋內部通報機制,并對采購預算成果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對下一個發展計劃中可以預見的預算問題進行及時的分析,并以此執行出相應的預案。注重權威部門的協同合作,強化審計、紀檢部門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第三方監察。
三、總結
總而言之,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作為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重要的發展要素,為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服務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為切實推進單位自身穩定有序的發展進程,現階段的相關工作人員也應從深刻理解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以及經濟價值,針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現行機制,建立健全政府采購預算監督體系,并以此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實現經濟可持續化。
參考文獻:
[1]張克明.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A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為例[J].財會學習,2016 (10):18-19.
[2]王勐.淺析新預算法的出臺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的積極意義[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 (03):36-37.
[3]洪云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部門預算、政府采購有效結合問題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 (15):42+58.
[4]阮廷帥,羅玉英.以部門預算、政府采購為抓手不斷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01):68-70.
[5]葉長雷.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經濟,2012 (0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