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舜芳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創新,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教學重點內容。但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大多數學生都存在寫作難的問題,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進而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
作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開展作文教學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就目前來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迫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走入了困境,這一問題成為當前新課改中重點改革的對象。這就需要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并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能靈活的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寫作熱情,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閱讀,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落后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理念守舊,教學方法枯燥、單一,時常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與學生缺少必要的溝通交流,導致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學習,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無法有效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無法有效的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因此,在寫作時只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和既定步驟進行創作,致使寫出的作文都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學生失去寫作的興趣。
2、教師缺乏對學生寫作的指導
首先,教師對學生的作文缺乏有效的評價,對作文進行點評時也只是簡單的給學生評出個優良差,沒有對作文進行詳細的點評,使學生不知道自己寫的好在什么地方,差在什么地方,從而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其次,教師大都只關注學生作文字跡是否工整、清晰,是不是按要求進行寫作,能不能得到高分等,但卻缺乏對學生寫作的指導,導致學生沒有掌握良好的寫作技巧,寫作能力提升緩慢[1]。
3、缺乏素材積累,脫離實際生活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由于小學生閱讀量不多,缺乏有效的課外閱讀,進而在進行寫作時,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導致作文質量不高。同時,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在進行寫作時往往與實際生活脫軌,無法與生活相聯系,寫出的作文生硬空洞,缺乏情感,不知道改寫什么。這樣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影響了寫作教學的開展。
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創新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基礎性和綜合性很強的特點,作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培養并提升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增強了解作文教學,重視教學理念的創新,結合教育改革或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改革教學觀念,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并使其發揮巨大的作用,促進教學資源質量和有效性的提高,同時,教師應努力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2、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要想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幫助學生累積寫作素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內容可寫。豐富寫作素材的主要途徑就是閱讀,所以,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內閱讀教學,同時,也要利用課外閱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午間休息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讀報或者自由閱讀;其次,可以將閱讀興趣相同的學生組建成興趣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讀書活動;再次,教師要讓學生寫讀書筆記,將自己閱讀讀物中優秀的詞語、句子和段落記錄下來,讀完一本書之后寫出讀后感。教師要對讀書筆記定期進行檢查,并把優秀的讀后感張貼在班級的讀書角,讓全班同學觀摩。最后,要讓學生養成記錄日記的習慣,通過日記來記錄生活當中的內容,這些內容將成為寫作時最有利的素材,運用這一素材能夠讓學生的文章更接地氣,并且更加富有真情實感[3]。
3、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學生想象力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各個領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通過視頻、聲音、圖像等特點,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更加形象的進行感受,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更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更好的進行寫作訓練[4]。例如:在關于景物的寫作練習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或圖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教師適當的進行旁白,幫助加深學生對景物的了解,從而使學生在寫作時能更加的得心應手。
4、改善寫作評價方式
作文教學要一改往日教師“一言堂”的評價方式,評價內容不能只有“好”和“差”,要注重學生文章的細節內容,要關注學生文章的閃光點和進步的地方,多采用鼓勵評價,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與此同時,還應該在傳統評價方式的基礎上,加上學生互評,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結語:
總之,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需要廣大教師不斷的堅持,在教學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作文教學的要有效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模蘭.初探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75):77
[2]李恩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好家長,2018(63):83
[3]藍建峰.關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8(45):40
[4]袁斌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長江叢刊,2018(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