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古圣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而合理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開展教育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并走向社會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環境、經濟模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積淀。它一方面以實體的形式存在,即經典文獻、制度、文物等,另一方面它還廣泛地以無形的方式存在,即在長期歷史過程中積淀而成的民族思維模式、價值觀念、倫理規范、行為方式、審美情趣、習俗習慣等。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除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外,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職業精神,最終順利走向社會。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基本要求,把如何幫助學生順利踏上職業之路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
一、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提高文化素質,為更好地融入社會做準備
從實踐情況看,盡管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不低,但是許多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度并不高,甚至對一些常識性的問題認知也有欠缺;從學生平日里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途徑來看,大部分是來源于電視、網絡等新媒體,能夠堅持保持閱讀習慣的比例不高,而且其中大部分閱讀內容為流行小說、生活雜志等。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經典讀物的教育是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文化素質的一種有效方式。
(二)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筆者調查發現,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不穩定,有一些學生在童年、青少年期間沒有得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導致其無法正確分辨善與惡、美與丑、對與錯,精神世界出現空虛,盲目追求物質享樂,甚至結交不良社交圈子。因此,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可以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的。讓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避免簡單機械的說教,就是在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影響陶冶他們,循序漸進,潤物無聲,培養健全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有利于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
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思想道德修養,保持心理健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自身的素質修養得到提升,可以有效減少其負面情緒,減少學生們互相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同時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正確的做人規范和行為準則,可以促使其自覺遵守學校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減少對學校管理工作的抗拒心理。
二、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選擇
(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中國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如:輕視農、工、商而僅僅強調“學而優則仕”;講究“官為本位,讀書做官”的價值取向;輕視婦女的社會地位等。因此,在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開展教育過程中,切不可“抓到籃里就是菜”,一聽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不細加辨別就加入教學內容,一定要精心選擇中國傳統文化中積極向上的一面作為教學內容。
(二)貼近學生生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有很大區別,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會錯誤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與自己關系不大,對自己今后的生活缺乏實用性。因此,在教學內容篩選時,要刻意選擇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關系比較密切的課程,比如一些學生比較關心的家庭倫理、人際關系等課程,以及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茶文化、音樂欣賞、插花等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迅速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產生親切感,主動接受教學內容。
(三)強調簡潔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國傳統文化有些內容比較枯燥,而且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一定要強調簡潔性和趣味性,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防止因為教學內容過于深奧而引發學生的排斥。
三、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法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追求的目標是學生深入領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并對其精神和行為進行改造,并不是簡單追求學生死記硬背。因此,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開展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方法必須要多樣化,重點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要的教學方法包括:
(一)浸潤式教學
浸潤式教學就是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受教育對象的整個生活環境,持續長久地影響受教育對象的方法。如在學生生活、學習、活動場所設置標語、圖片、宣傳畫等載體,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營造一種濃郁的、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蚴抢酶黝悅鹘y節慶日的吸引力,組織諸如迎新春寫春聯、節日聯歡表演、端午節包粽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學習興趣。
(二)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就是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皢栴}”是教學互動得以開展的條件和基礎。教師必須立足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互動問題,比如成語中易混淆的字詞,傳統文化中公眾易誤解的常識等,對于疑點,學生往往比較敏感,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欲望,換來學生心態的開放和創造力的激活。
(三)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引入、創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為了加深學生對歷史故事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故事中的情景進行表演,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歡快活潑的課堂氣氛是取得優良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
作者簡介:應月樹(1977- ),男,上海公安學院中級教官,副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