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燕
摘 要 女大學生在嚴峻的就業環境下,容易出現自卑與自負、屈從、焦慮等一系列常見的心理問題。通過對這些常見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分析,提出增強自我調試技巧,提高社會支持力度的就業心理調試建議。
關鍵詞 女大學生 就業心理 心理調試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化教育”,大學生畢業人數逐年增加,但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卻持續下降,大學生的就業形式非常嚴峻,變成僧多粥少的局面,部分用人單位更是存在著“寧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偏見,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顯而易見。伴隨就業問題的突出,據最近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顯示,6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于就業,其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部分還出現了輕度或者重度的心理問題。女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1女大學生就業常見心理問題
自卑與自負交織形成。在就業初期,女大學生往往具有良好的自我評價,持一種自我欣賞、非我莫屬的心理,以致形成自負心理。但是,由于女性在運用知識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方面不如男性,特別是進入高年級后,教學見習、實習活動中,男性的實踐優勢逐漸顯示出來,女生良好的自我評價開始動搖,加上現實就業中存在著性別歧視,面臨就業的女生開始對自己的就業能力產生懷疑,從自負走向自卑。
容易產生屈從心理。部分女生在擇業去向上缺乏獨立決斷能力,容易屈從他人的意見,沒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沒有明確的個人發展目標,不考慮自己的個性、愛好、素質和特長,一窩蜂地擠向大家所謂的“熱門”行業和“熱門”單位。
容易產生逃避心理。由于害怕承擔社會責任,沒有勇氣到社會上拼搏,部分女生面對激烈競爭,選擇了逃避,她們為了回避就業,把考研作為畢業出路,以至出現本科就業難就考研,碩士就業難就考博的現象。更有心高氣傲且心理承受力差者,當遇到就業理想碰壁時,心灰意冷,甚至全面否定自己,漸漸成為“啃老族”。
容易產生焦慮心理。相比男生,女大學生更傾向于選擇尋理想、穩定的工作。當出現就業理想碰壁時,她們會感受到更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緊張、煩惱、恐懼不安等,這些感覺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焦慮心理。而且,性別壁壘使女大學生容易遭遇更多逆境,因此,女生的就業焦慮傾向明顯高于男生。
2女大學生就業心理調試對策
2.1增強自我調適技巧
由于性別生理的影響,女生自身的能力、素質,以及個性品質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女生比男生就業更難。因此,要緩解女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可通過提高自身素質,提升心理承受力等方面進行調試。
2.1.1把握自身優勢,樂觀自信面對就業
女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利用女性獨特的品質,勇于向男性挑戰。如語言優勢。研究表明,女性運用語言的能力比男性強。又如思維能力的優勢,女性對三維空間的認識能力上往往略遜于男性,但她們的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細致、周全上卻普遍具有優勢。在藝術設計、服裝設計等工作上,往往能創造出使人感到優美、典雅、和諧、細膩、新穎的作品。在文學創作和藝術表演等方面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女大學生只要樂觀自信,把握以上所述的自身優勢,克服生理不足,也可以在變幻莫測的職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2.1.2提高自己綜合能力,做好充分準備
為了能更順利的就業,女大學生應該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校期間,除了完成學校的學業,培養良好興趣,努力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能,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盡早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為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在求職過程中,遇到阻礙和壓力時,切莫輕言放棄,要和同學老師多交流求職經驗教訓,同學之間更要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及時獲取就業信息,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2.1.3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學會自我調節,樹立良好心態
面對激烈的競爭,許多女大學生在就業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常常埋藏于心,壓抑自我,若不及時輔導和調適,會導致心理疾病,影響身心健康。因此,當產生心理落差時,要學會正確估價自己。要增強心理承受能力,要把擇業中遇到的挫折看成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機會。另外,在身心存在焦慮等心理問題的狀態下,女大學生應該學會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自我調節,樹立良好的心態。比如不盲目與他人比較。當對處于不公平狀態時,要改變比較對象,接納自我,以獲得主觀上的公平感。學會自我心理放松,通過情緒轉移、肌肉松弛、培養興趣等方法,在行為活動中調節身心,緩解焦慮情緒,保持內心安寧。
2.2提高社會支持力度
女大學生就業困難,除了自身原因,勞動力市場供求矛盾尖銳,供大于求的現實為用人單位制造門檻、設置性別限制提供了條件。另外,部分高校的針對就業指導,特別是針對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女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力度不夠,對其就業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夠深入。以上社會限制和忽視,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針對女大學生就業,提高社會支持力度。
為女大學生就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國家應在政策、法規上對女大學生的就業權利予以保障。要規定和限制用人單位的性別比例,禁止歧視、排斥女大學生的現象發生。社會應該樹立新的思想觀念:樹立“男女平等”的思想,看到女性在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解男女之間的差異,轉變“女不如男”,“男強女弱”的世俗偏見。
高校加強女大學生就業的指導力度。開展對女大學生就業心理的調查研究工作,增強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女大學生就業心理咨詢力度。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推薦女大學生到適合其個性特點,能發揮其潛力的工作崗位。開展性別教育,通過開設性別教育課程、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幫助女大學生充分認識女性的自我價值,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信心,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和智慧,提高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齊小玉.女性就業權和發展權的基本前提[J].婦女研究論叢,2001(04).
[2] 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學生心理素質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04):26-32.
[3] 李君.女大學生求職的心理準備[J].心理與健康,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