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茂賢
摘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技術性強的實踐活動。近年來,探討課堂教學有效性,如何使教學過程最優化、教學效果最大化、教學方法科學化成為了教學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大家都在探索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促進學生智慧更加有效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154-01
有效課堂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學方法的科學化。這樣的課堂是一切致力于教學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近年來,我在課堂教學中,認真做到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注重學生體驗感悟,注重學生合作研討,注重學生求異創新。但是,經常一節課下來感到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經常思考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去年下學期,我參加了“國培”送教下鄉活動和學校課改教學活動,使我的教學觀念發生轉變,教學方法得到提高。我深深感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技術性強的實踐活動。現將自己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總結如下,和同仁們一起探討。
1.認真備課,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雖然現行教材經過多次改革已經逐步趨于完善,其知識內容系統科學且較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但是,教材只是教學的依據之一,同樣的教材在不同的地區甚至同一個地區,不同的學生身上也會因為學生具體情況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新觀念,而不是“教教材”。
因此,深鉆教材,科學設計加工,才能將知識總量中具有遷移、內化、熟練的知識隨時提取,靈活運用,融會貫通。在教材加工、處理,科學設計中,要做到:
1.1 聯系生活,突出實用性。數學內容的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材內容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這樣的數學內容才能有益于學生理解數學、熱愛數學,讓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
1.2 因人施教,突出層次性。我們所有的教學設計都應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層次施教的原則,應該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設計出有坡度,由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基本內容到變式內容到綜合內容,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
1.3 動手操作,突出實踐性。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也在于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此,倡導設計數學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在體驗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盤活知識,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這不失之為一種好的練習方法。
1.4 形式多樣,突出趣味性。兒童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好玩。設計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從新的學習形式、新的題型、新的要求出發,避免陳舊、呆板、單調重復的練習模式,保持學習形式的新穎,生動有趣。可以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猜謎語、講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各類小競賽等。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取得滿意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2.探究有效的學習過程,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由于受年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智慧更加有效地發展。
2.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著的追求;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實踐證明,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2.2 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對于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既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情境創設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么”等問題。
(2)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
(3)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創設。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無求無盡。盡管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藝術各不相同,但是課堂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應該是相同,那就是有效。
參考文獻:
[1] 胡艷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63.
[2] 朱春艷.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1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