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華
摘要:小學生剛剛脫離完全的家庭環境,進入學校,第一次接觸到管理環境,面臨著他們在群體關系層面的三觀的形成。班主任是班級的引導者和學生生活的管理者,對于欠缺人生閱歷的小學生而言,教師對于班級的管理將會在很多方面上影響他們對于世界的認知,進而影響到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因此,班主任要采取適當的方法管理班級,做到讓學生遵守紀律的同時,又能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233-01
小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相較于年齡較大、更為成熟的中學生,為教師在管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但同時小學生心理也更脆弱,強硬的管理方法往往會帶來相反的效果。這時,就需要班主任采用一定的策略,在保證學生安全和教學效果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展現小學階段學生特有的活力。只有在合理的管理體系下運行,這些活力才能幫助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
1.以關愛學生為基本原則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首先應該保證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心理素質過關,對于各種不確定的事態有冷靜的處理能力,同時明確,所有問題的解決和策略的開展,都是建立在關愛學生的基礎上的。小學生不同于高年級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雖然思維更為活躍、想象力更為豐富,但相對地在心理上還不夠成熟,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正處在學習大量新信息的階段,因此對來自外界,尤其是人的反饋極為敏感,管理方式不當將帶來無法預計的后果。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學生和與學生日常相處時,要特別注意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善意,保護學生較為脆弱的內心,使得學生能夠同樣以善意的心態去與他人相處和融入這個世界,教師需要事無巨細地關注學生的各個方面,無論在學習層面還是生活層面,主動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積極地提供幫助。除此之外,小學生的自尊心也很強,因此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一視同仁地與學生相處,更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與處理管理上的問題。只有以誠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多從學生的心態出發看待事物,才能成為合格的現代班主任,才能將班級管理的策略有效展開。
2.建立幫助班主任工作的班干部團隊
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除了管理班級的工作之外,還有更為主要的教學任務。為了分擔班主任的工作量,同時也扮演著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的角色,班干部也是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一環。為此,班主任應該在班級中設置班干部幫助自己管理班級,而且在班干部的任免上要做到民主,給予所有學生參與班干部選舉的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落實到每一位學生,只有先做到在選舉中民主,才能在之后的管理中得到學生的認可。班主任可以對新晉班干部進行培訓,教給他們一些管理經驗,通過管理上的實踐,還能培養他們的執行能力、自覺性、自律性等優秀品質。在安排好班干部的工作后,班主任也不能放松對班干部的監督,通過自己觀察或者學生反饋,了解班干部們的工作情況,具體到處理問題時是否合情合理,和其他學生們是否有交流,是否影響到學習等。針對工作上的成績,班主任可以給予鼓勵和獎賞,對于出現的失誤和錯誤,要尤其重視,帶領全班同學一起分析,讓班干部和同學一同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得到啟示。班干部的設置不在于在班級中設置管理者,從而將班干部和其他同學區分開來,而是以班干部為切入點,帶動班級全體的建設,打造有組織、有紀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3.組織進行多種多樣的班級活動
內容充實的班級活動不僅能增近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理解,方便雙方換位思考,為班級管理鋪平道路,同時還能使得班級中的學生之間增近關系、增加朋友,從而增強班級內部凝聚力,讓班級變得更為團結一致,充滿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關懷。除了班主任可以主動為學生組織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乃至設計班級活動,例如唱歌、跳舞、繪畫、講故事等感性活動,通過這樣參與度很強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沉浸在班級氛圍中,展示甚至發掘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增強集體認同感,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組織和協調能力。這樣的活動對于班主任來說也是一個契機,在班級活動這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上,教師可以更好地觀察每一位學生的特點與性格,圍繞這些特點針對性地使用教育手段,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潛力和閃光點,消除學生的弱點和劣勢。
4.及時進行家校溝通
僅僅通過學生主動地反饋,家長很難全面了解學生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態,這時,班主任成為了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期間情況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日常完成教學任務和班級管理任務之外,還要主動地多和家長溝通,使得家長能夠實時了解學生的在校生活和學習,反過來,經過和家長的交流,教師也能對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狀況了解得更為透徹,掌握到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因為目前有不少家長仍在使用過時和錯誤的方法教育學生,給學生施加了過多的學生任務和過大的心理壓力,使得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被壓抑天性。而班主任因為擁有更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有責任糾正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保護學生健康成長。
結語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為了讓學生服眾紀律,習慣于采用強硬的管理手段,這樣表面上學生變得很聽話,但對于學生的心理發展十分不利。新課改和教育改革給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學生遵守紀律的基礎上,確保學生天性和活躍思維的發展,為此班主任需要轉變觀念,再結合有效的管理策略,為學生營造出自由開放的班級氛圍。
參考文獻:
[1] 仝建強.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的創新[J].亞太教育,2015(5):83-83.
[2] 丁袆.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0):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