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121-01
摘要 “互聯網+”已經成為新常態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和增長的新引擎,也為黨建工作的創新和推進提供了重要的外部平臺。由于時代融合帶來的波動和社會轉型的影響,互聯網+黨建工作既充滿了機遇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此,文章對國企黨建工作做了明確的概述,分析了當前工作現狀,提出了系列創新措施,為推進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黨建工作 現狀 路徑
自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云計算、大數據、數據庫等各類新型的科學技術大量出現,并得到廣泛的應用,開啟了互聯網+的新時代。在之后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從嚴治黨戰略,并在十九大報告中將該政治任務進行了深化和延伸,并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來轉變黨建工作現狀。尤其是在大數據環境下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特點,結合政治工作的屬性,與時俱進,運用新媒體,創新新思路,加大傳統優勢與網絡技術的有機融合,促進黨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黨建水平,保持我黨的科學性、先進性和時代性。
一、國企黨建工作概述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企的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國企是國民經濟的支柱,開展黨建工作是為了讓國企能夠成為國家和黨最為信賴的中堅力量、成為黨政方針予以貫徹和落實的中堅力量、成為發展新理念、推進國企改革的中堅力量、成為促進市場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中堅力量。因此黨建工作的開展對企業自身以及社會整體的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1、利于利于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加強黨建工作一方面促使黨政人員保持了黨的先進性,遵循了黨的原則,堅定了信念,另一發面也鞏固和提升了黨的領導地位,并在黨的領導下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避免了企業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迷失方向,最終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堅實的后盾。
2、利于實現企業的自身價值。國企的發展帶動了社會的進步,社會的進步又為國企提供了良好的空間環境。兩者是互為前提條件的,而黨建工作則成為了社會和企業的中間紐帶,上承國家政策,下接企業發展,因此加強黨建工作,不僅體現了黨組織的領導地位和先進性,也發揮了黨建工作的宣傳教育和指引作用。
二、“互聯網+”背景下國企黨建工作的現狀
1、融合不到位。首先,目前多數情況下黨組織各部門對“互聯網+”模式的研究不夠透徹和深入。其次,黨建工作內容千篇一律,與實際生活的貼合度不夠,嚴謹性和專業性太高,缺乏生動性和多樣性。再次,“互聯網+”模式下的黨建平臺服務功能開發程度普遍偏低,仍處在初級階段,功能上大多局限于信息傳播,無法實現各類黨建工作項目的統一,線上業務的辦理效率低、局限性大,黨群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實時反饋也不完善,造成功能上的脫節。
2、資源利用率低。首先,對互聯網平臺缺乏有效、科學的管理和運營機制,出現管理和更新上的漏洞。其次,各類信息化平臺雖得到普遍使用,但并未發揮出應有的效力,沒有完全實現資源的互通和實時共享。再次,網絡的信息良莠不齊,黨員干部自己思想覺悟低下,防范意識不高,導致一些負面信息和不實信息在網絡上隨意傳播,無疑會容易讓群眾產生質疑和揣測。
三、“互聯網+”背景下國企黨建工作的創新路徑
1、拓展載體。首先,結合黨組織的實際情況,堅強建設力度,拓展黨的組織維度,通過網絡組成虛擬黨組織團隊,從而擴大黨建面積,提高黨建效率,進而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同時在具體的運營過程中要將實體組織的開展程序與網絡上的進行對接,建立信息化的黨組織工作模式。其次,分析新舊媒體各自的優勢,并根據實際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對媒體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再者,黨員活動場所和項目也要進行適時的更新,可以在網絡上建立交流群、活動室等,讓黨員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進行隨時的交流和分享,不僅豐富了黨建工作內容,也增加了黨員的凝聚力,提高了他們的參與性,滿足了不同群體的政治需求。
2、創新運用思維。利用網絡組建黨員管理平臺,建立功能模塊,對黨員的動態實施監管、落實黨員線上服務政策等。另外,建立完善的黨員培訓系統,擴充黨建資料文獻庫通過互聯網上建立的圖書館、網上學校等,對黨員進行在線教育,給黨員輸送多種成功資源,包括文字、圖像和聲像,而黨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完成自身的建設。再者走群眾路線,平衡黨群關系是黨建工作堅持的基本原則,在互聯網上建立服務保障平臺,設置電話熱線、騰訊號和微信公眾號等,方便群眾咨詢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滿足群眾需求,也利于對黨建工作做出綜合評價,提高黨員的服務意識,提升了黨的形象。由此實現實體模式和虛擬模式的銜接,緊緊圍繞線上和線下工作中心,完善工作體系,整合服務資源,才能全面的提升黨建的管理和建設水平。
四、結語
黨建工作一直是我黨的優良傳統,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互聯網+”的黨建工作模式符合時代的發展規律和要求。因此,新常態下,黨建工作不僅要順應時代,合理利用網絡,發揮網絡的作用,借鑒科學的工作模式,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確保其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