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淼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興起和發展,更多的信息技術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多媒體教學、微課教學等等,教師在課堂上更多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而在課余時間,微課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深度學習的需求。教師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運用微課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地理;微課;提高效率;培養興趣;減輕壓力
微課是一種碎片化的便捷學習方式,主要以簡短的幾分鐘視頻為主,視頻內容可以是細小的知識點,章節的梗概知識,也可以是考試技巧的講解等等,作為課堂教學的幫手,尤其是高中階段知識體系龐雜,學習內容繁多的情況下,微課能夠很好的輔助學生查漏補缺,填補空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網絡課程,對于學生學習知識有非常大的作用。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利用微課教學,希望對廣大的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微課教學通過短視頻的方式講授細碎的知識點,既減少了教師平時教學時的在課堂上花費的時間,同時又能將知識點全面的教授給學生,而且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變得輕松起來,因此成為最具潛力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要利用好微課這一網絡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微課查漏補缺,輔助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和效率。
例如,在教授“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在書本和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可能不夠全面具體,也不夠清楚直觀,學生不能完全理解,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課視頻來提高教學效率。既可以制作用于學生課前預習的梗概視頻,大致講述海水運動的原因,如盛行風推動了海水的大規模運動,也可以是由于海水的密度差而引起的密度流,還有補償流等等,或者制作輔助學生課后復習的總結視頻,總結表層洋流運動的規律,以南北回歸線的副熱帶高壓為中心形成的反氣旋型大洋環流,以北半球中高緯海上低壓區為中心形成氣旋型大洋環流,還有南極大陸的繞極環就和北印度洋的季風環流。通過微課教學的方式,學生能夠自主的預習復習課本知識,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效率,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地理興趣
好的微課視頻能夠在簡短的幾分鐘之內將知識點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清楚,學生在短時間內既不會覺得知識枯燥無味,又能夠深刻理解和掌握要學習的內容,甚至還可能意猶未盡,由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很大幫助。
例如,在教授“太陽系與地月系”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利用微課視頻講解了地球與太陽,月球與地球的相互運動關系,揭示太陽活動產生的黑子、耀斑以及帶電粒子流對地球的影響,月球對于地球而言存在的意義等一些有趣的問題。教師通過一個簡短的視頻展開課堂,可以迅速激發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開展實際教學,也可以引導學生經常看一些地理學科的科普視頻,不僅能夠豐富地理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莫大的幫助,促進學生主動的探索知識,自主學習。
三、減輕教師教學壓力
高中階段各個學科的知識體系都繁復龐雜,知識眾多而細碎,要求的掌握程度很高,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將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清楚,這時微課就發揮了其重要的輔助教學功能,微課視頻不僅能夠為學生清楚講解知識體系的梗概框架,也能填補教師課堂教學不慎遺漏的空白,為學生補充零散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極大的減輕了教學壓力和負擔,同時也能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可謂一舉兩得。
例如,在教授“旅游景觀的欣賞”這一部分內容時,這部分內容不是考試和教學的重點,教師利用幾個課時的時間來講授好像意義不大,但是略過不講又不符合課程要求,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備課的壓力和負擔,而教師利用微課視頻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在課堂上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書本上應該掌握的知識,再加上教師講解,這些簡單的內容學生就能夠理解和體會,不用再多占課時,這樣比傳統的教學方式要省時省力,極大的減輕了教師備課和講課的壓力,能夠將更多的課堂時間放到重難點講解上,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減少教師教學壓力。
總之,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全面應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和學生都要順應這一潮流,不斷改變自身狀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微課和多媒體等技術有效融合到課堂中,學生也要學會利用這些工具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微課在地理課堂中的運用不僅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使課上和課下教學有機融合,也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思考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賈會蓮.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6(20)
[2]徐汶慶.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教學實踐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