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目的: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瘤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對68例甲狀腺瘤患者進行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34例(采用常規護理)與實驗組34例(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在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中,實驗組94.1%明顯高于對照組79.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甲狀腺瘤圍手術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癥狀,促使生活質量的提高,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甲狀腺瘤;圍手術期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063-01
甲狀腺瘤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該病病程比較緩慢,患者通常會由于不適或無任何癥狀被發現頸部腫物,多數為單發,呈現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比較光滑。通常無壓痛,部分患者由于瘤內出血瘤體會出現突然增大,會伴隨脹痛[1]。部分甲狀腺瘤可能會出現癌變,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需要對該病加以重視。針對該病通常采用手術治療,對患側鮮葉切除。在手術治療期間需要采用有效的護理干預,以便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2]。在本次研究中,對68例甲狀腺瘤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68例甲狀腺瘤患者進行分析,入選時間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隨機分為對照組34例(采用常規護理)與實驗組34例(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齡在37-75歲之間,平均為(56.3±3.6)歲。病程為1-7年,平均為(3.7±0.8)年。實驗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齡在38-76歲之間,平均為(57.2±3.7)歲。病程為1-8年,平均為(3.9±0.9)年。一般資料對比中,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常規護理應用在對照組中,向患者與家屬講解病情,告知注意事項,給予術前指導,術后需要對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實驗組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
(1)入院第一天 需要由護理人員專門向患者講解醫院環境、設施與作息時間等,讓患者熟悉環境。并指導患者辦理入院手續,介紹主治醫師與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并對其進行入院評估。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臨床護理路徑,對其護理流程進行詳細講解,及時解答患者疑問。并引導患者進行入院體檢,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對其不良心理進行有效的疏導,以便緩解患者不良心理,確保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2)入院第二天 需要向患者講解該病的相關內容,包括發病機制、治療方法、預后效果、注意事項等,需要對甲狀腺瘤手術的流程進行講解,對手術治療的優缺點與必要性進行詳細講解,讓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指導患者做好體位準備工作,確保胸骨、氣管、下頜在一條水平線上。術前需要告知患者禁煙禁酒,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在術前12小時禁食,在術前8小時禁飲。并對患者進行抗生素過敏試驗,告知家屬安慰與鼓勵緩解,緩解緊張心理。同時,需要告知患者按時休息,確保充足的睡眠。
(3)手術當天 需要在手術當天早晨檢查生命體征,準備各種手術器械與設備等,建立與保持兩條及以上靜脈通道,確保通暢性。并對手術環境進行講解,陪伴在患者身邊,對手術注意事項進行講解,耐心解答患者疑問,緩解患者緊張心理。在手術期間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及時配合醫生手術。
(4)術后第一天 需要對患者病情進行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異常現象需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取患者半臥位,指導患者深呼吸正確的咳嗽方式。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告知患者盡早下床活動。并對呼吸道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給予霧化吸入治療。
(5)術后第二天 需要指導患者吞咽,有效的緩解疼痛癥狀。需要適當的給予流質飲食,病情穩定后轉為半流質與普食,飲食需要清淡易消化為主,及時補充營養,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并給予患者運動指導,可以對頭部與頸部活動給予指導,每天維持20min左右的運動練習。并對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有效的預防。
(6)出院指導 對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有效的出院指導,在出院后需要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飲食,確保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避免過度勞累。需要告知良好的心理狀態對康復的重要性,需要放松心情,定期復診,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入院治療。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標準 需要對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情況與住院時間進行分析,療效標準中,顯效:患者腫瘤完全清楚,癥狀消失。有效:患者腫瘤清楚,癥狀顯著改善。無效:癥狀無改變。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在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中,實驗組94.1%明顯高于對照組79.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為(5.4±0.9)d,并發癥發生率為8.8%(3/34);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9.8±1.7)d,并發癥發生率為23.5%(8/34);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臨床上甲狀腺瘤屬于常見病,該病的病因還不明確,大多數認為與遺傳因素、射線照射、TSH過度刺激等有關,該病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健康[3]。在對其進行手術治療的時候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確保良好的預后。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該病患者中,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這種護理模式主要是由時間作為橫軸,對患者給予全面的護理指導,根據護理路徑表來執行護理工作,能夠促使護理工作有序開展,提高護理質量。可以在護理過程中及時發現不足與缺陷,并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確保護理工作更加具有時效性與計劃性,其主要護理目的是確保患者在治療恢復期間可以盡快康復,為患者提供舒適、優質的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在甲狀腺瘤圍手術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癥狀,促使生活質量的提高,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范亞娟,韓素霞.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患者手術中的初步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3,12(23):227-228.
[2] 楊銳.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學工程,2013,21(02):124-125.
[3] 謝哲華,曾洪財.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瘤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17(12):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