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予
【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狀腺癌的診斷中應用超聲檢查甲狀腺結節鈣化的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間于我醫院就診的200例甲狀腺結節鈣化患者進行本研究,在術前予以超聲檢查且作出診斷,于外科進行手術中皆快速對切片進行冰凍進行病理的檢查;在術后行石蠟切片的檢查,對甲狀腺腫瘤產生鈣化的良性、惡性特征進行分析。結果:通過相關檢查,分析術前行超聲診斷狀況,其甲狀腺良性腫瘤明顯比甲狀腺癌粗鈣化產生率高,而甲狀腺癌為鈣化產生率比良性腫瘤高。經統計學分析,存在著P<0.05的顯著差異。結論:在甲狀腺的病變檢查之中,超聲檢查是進行臨床診斷的無創、使用且精準的手段,患者甲狀腺結節鈣化聲像即為甲狀腺癌。鑒定甲狀腺癌的關鍵依據為結節為鈣化,在臨床的應用中具有極高價值。
【關鍵詞】超聲檢查;甲狀腺結節鈣化;診斷;甲狀腺癌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074-01
甲狀腺腫瘤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病發率,其中甲狀腺癌占有較大的比例。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為甲狀腺癌,因多數甲狀腺癌在臨床早期缺少典型性表現,以及人類對疾病缺少足夠的認知,進而對治療工作產生延誤。該疾病患者的甲狀腺結節呈現特征性的變化,通過微鈣化對腫瘤的性質進行診斷[1],超聲檢查在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檢出率。
1 臨床資料以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則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間在我醫院就診及治療的200例患有甲狀腺結節鈣化的患者進行本次的研究和分析,患有甲狀腺結節鈣化的男性患者有85例,患有甲狀腺結節鈣化的女性患者有115例,患有甲狀腺結節鈣化的患者的年齡為13歲-71歲,其平均年齡為(48.26±13.34)歲。200例患有甲狀腺結節鈣化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臨床相關表現癥狀,當體檢結果顯示存在頸前部的腫物時,才進行臨床的就診以及治療。
1.2 診斷方法
200例臨床患者在超聲診斷之中使用飛利浦超聲診斷儀。使患者保持頭低而肩高的仰臥位的姿勢,對來院進行臨床檢查的200例患者的甲狀腺結節的相關部位以及其病灶的大小情況與形態及內部是否有回聲或是邊界的大小進行仔細觀察,統一分析所得超聲圖片。所有患者皆在外科予以有關甲狀腺結節的根治手術方式的有效臨床治療,術中對患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進行快速的冰凍切片;術后對患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的石蠟切片給予有效的檢查,進而明確患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的腫瘤類型,即良性與惡性。對甲狀腺腫瘤的結節鈣化狀況實際類型給予研究和分析[2]。
1.3 觀察指標
觀察且分析甲狀腺腫瘤的結節鈣化狀況,與患者的甲狀腺癌的結節鈣化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的方式進行表示,實施t檢驗的方法;計數資料使用%的方式進行表示,實施X2檢驗的方法。P值小于0.05,說明相關差異明顯,并且存在著統計學的意義。
2 研究結果
2.1 對比患者的甲狀腺癌的結節鈣化狀況
經檢查診斷之后,如表1所示,甲狀腺癌共有4種類型,粗鈣化檢出率比微鈣化檢出率低。
2.2 對比患者的甲狀腺腫瘤的結節鈣化情況
經術中實施冰凍切片的相關病理檢查顯示,110例患者診斷并確診存在良性的甲狀腺腫瘤疾病,還有90例患者經過臨床的診斷并且確診存在著甲狀腺癌疾病。而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患者進行臨床的診斷和檢查,發現臨床診斷存在甲狀腺癌粗鈣化的患者占11.11%,臨床診斷存在良性的甲狀腺腫瘤占97.27%,前者更少一些;臨床診斷存在甲狀腺癌微鈣化的患者占88.89%,明顯比良性的腫瘤(占2.73%)更高一些。經分析,卡方值為151.3662,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甲狀腺的良性與惡性病變皆會令甲狀腺產生結節鈣化,對患者的病變來說,出現不同以及明顯的鈣化形態情況。對甲狀腺癌使用超聲檢查進行臨床診斷,具有重要的使用和診斷價值。臨床上的有關影像學資料也已經表明,良性的甲狀腺腫瘤常常會促使結節出現粗鈣化的情況,多是由于腫瘤出現纖維樣的增生而引起的,對患者的相關血運功能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并且進一步導致患者的甲狀腺出現出血、壞死并發生囊性的增生等情況[3]。通過超聲檢查顯示,可觀察到比較強并且比較粗大的回聲團情況。由于患者的甲狀腺癌的癌細胞的繁殖相對比較快,容易使患者的相關組織增生,進而導致鈣化狀況。患者所存在的惡性甲狀腺癌多數為微粒狀、針尖樣以及沙粒狀。足以見得,經超聲的影像學相關檢查,評估甲狀腺結節產生過鈣化的具體形態以及特征,進而可以對患者所存在的甲狀腺腫物或者是患者所存在的甲狀腺癌進行臨床診斷,從而有助于患者的臨床確診和臨床治療[4—5]。本研究中,經一系列對應檢查后,有110例患者被確診為良性甲狀腺腫瘤,有90例患者被診斷為甲狀腺癌。分析術前的檢查狀況,良性甲狀腺腫瘤顯著比甲狀腺癌粗鈣化的產生率,良性的腫瘤要比甲狀腺癌發生微鈣化的情況更低一些。
根據甲狀腺癌的病理學檢查結果,可將其區分為乳頭狀的甲狀腺癌、濾泡狀的甲狀腺癌、髓樣型的甲狀腺癌、未分化型的甲狀腺癌。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甲狀腺癌中主要是微鈣化,而甲狀腺癌的診斷依據是甲狀腺結節產生微鈣化,但是,在臨床診斷中也應重視粗鈣化,并非徹底將粗鈣化的產生排除在外。
綜上所述,在甲狀腺的病變檢查中,超聲診斷具有經濟性、實用性、無創性、準確性特點,患者甲狀腺結節的鈣化聲像為甲狀腺癌,進行鑒別的關鍵依據是結節微鈣化。
參考文獻:
[1] 江將,張平,王志宏等.超聲探測甲狀腺結節鈣化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2,27(8):623-626
[2] 王蓉,裘逸伶.甲狀腺結節鈣化在超聲診斷甲狀腺癌中的價值探討[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6,17(3):223-225.
[3] 王曉慶,魏璽,徐勇等.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超聲征象及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分級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價值[J].中華腫瘤雜志,2015(2):138-142.
[4] 王帥,徐輝雄,徐軍妹等.甲狀腺結節微鈣化、粗大鈣化及環狀鈣化與甲狀腺癌的相關性分析[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5,24(3):212-215.
[5] 張曉紅,陳文惠,陳建芳等.超聲檢查甲狀腺結節普通鈣化及微鈣化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5):2115-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