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紅
【摘要】目的:探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腹腔鏡下急性闌尾炎切除術中的干預效果。方法:腹腔鏡急性闌尾炎切除術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圍術期優質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兩組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腹腔鏡下急性闌尾炎切除術患者實施圍術期優質護理能促進患者術后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214-02
急性闌尾炎的發病率在各種急腹癥中位居首位。該病典型癥狀為闌尾點壓痛、反跳痛、轉移性右下腹痛等[1]。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LA)已成為臨床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理想術式。同時,給予優質的圍術期護理干預也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為此,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LA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40例,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并與常規組對照,旨在探討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均經臨床表現X線檢查后確診,并行LA手術治療。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齡27歲~68歲,平均為(45.2±5.3)歲;單純性急性闌尾炎23例,化膿性闌尾炎32例,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17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比組間資料,發現在年齡、性別、病情方面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行LA手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術前禁食禁水、備皮準備、術中生命體征監測、術后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運動指導等。觀察組給予圍術期優質護理,措施如下:
(1)術前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耐心解釋手術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同時,積極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預,為他們講解成功的治愈病例,解除焦慮抑郁心態,增強他們的手術信心。
(2)術中護理:調節手術室的溫濕度,并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若患者由于疼痛而出現惡心嘔吐,應及時給予鎮痛護理,并用溫水漱口。
(3)術后護理:術后注意檢查傷口與腹部癥狀,若傷口滲液、滲血或術后體溫異常、腹脹、腹膜刺激征加重時應及時通知醫師處理。術后采用去枕平臥位,并將頭側向一旁,當體征平穩后改為半臥位,以減小腹部切口張力,從而減輕疼痛感[2]。酌情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并囑患者多吃蔬菜、粗纖維食物,不要吃易產氣的食物。術后24h若患者無異常,可鼓勵其下床活動,避免出現術后并發癥。
1.3 觀察指標 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并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若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手術指標 從表1可知,兩組手術時間無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觀察組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對比并發癥情況 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切口開裂或感染、腸梗阻、腹腔膿腫、糞瘺等。對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照組37.5%(15/40),觀察組15.0%(6/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23,P<0.05)。
3 討論
LA具有微創、術后易恢復、安全性高、并發癥少等優點,已成為臨床治療闌尾的首選術式。但是急性闌尾炎往往起病急、病情發作迅速、疼痛劇烈,容易讓患者感到緊張、恐懼、焦慮。這些負面情緒會影響手術的順利實施,甚至貽誤病情[3]。為此,采取有針對性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緩解負面情緒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果顯示,圍術期優質護理干預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曾瑞琳.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的療效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0):74-76.
[2] 劉愛彭,陳力宇.腹腔鏡下切除急性闌尾炎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1):336-337.
[3] 孫文英.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行急性闌尾炎切除41例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