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剛
【摘 要】在高中課程中,數學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課堂教學效率對課程效果有直接影響。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一直較低。對于教育的頑疾,國家教育部指出,要貫徹落實新課改理念,在該政策的要求與推動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變得更加重要。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微課;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是傳授文化與實施道德教育的主要陣地。在高中的所有課程中,數學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課程,其教學與理解難度較大,亦有很多知識點,所以高中數學課堂的效率對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有直接影響。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會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讓學生長期處于題海戰術中,對課堂教學效率有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需要研究與解決的難題。
一、數學課堂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傳統的教學理念。在高中課堂中,學生常常是為了高考而努力學習,高考的壓力是學生學習與晉升的砝碼。很多的教師在課堂中花費較多的時間只是為了解決某一知識點,在節假日期間常常是學生補課的時間。很多教師使用題海戰術,無論什么能力層次的學生,都以測驗的分數對學生的高低水平進行劃分。此外,還增加測驗與作業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得學生不堪重負,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二)教師準備不充分。高中數學教學難度極大,很多教師在課堂中不能準確定位教學目標,與學生的知識基礎有較大的差距;教師不能夠充分準備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差異較大。教師設計教學環節中會存在諸多不合理性,難以正確對學生的課堂關注與理解進行引導,又未能進行深入反思。
(三)課堂缺乏應變能力。若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能夠靈活化解不確定因素。例如:學生出其不意的問題、課堂中的小插曲等,如果教師無法對其進行合理調控,變化教學模式,使用手中的教學資源演繹課堂內容,就會降低課堂效率,無法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二、提高學生的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中,數學課堂比較沉悶,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這便難以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但微課教學卻和傳統課堂教學不同,能夠直觀、形象地突出課堂中的知識點;教師在傳統課堂中需要講授的內容多且知識點不密集,學生難以將課堂內容全部消化。但微課教學卻與之相反,學生更容易接受氣氛輕松的課堂。例如:教師在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對四邊形的問題進行講述時,在黑板中繪畫四邊形的圖像,學生常會對其產生誤解,認為四邊形的對角線相交,這樣就會導致其在課堂中理解錯誤;若使用微課教學,通過多媒體,旋轉四邊形圖形,學生能夠形象地觀察到四邊形中不相交的對角線效果圖。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特點,使學生自主學習,將課堂效率提高,提問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基礎數學知識的學習,掌握一定解題能力,使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教授的內容過多,學生常常在緊張的環境中學習,課堂氣氛較為沉悶,學生難以吸收重難點內容,需要一定的時間將其消化,教師也不能夠隨時陪學生講解課堂內容。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教師能夠將重難點做成專題,方便學生觀看。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數列等令學生困擾的難題時,教師可以制作專題,方便學生鉆研與學習。在學習時,學生不但要對重點內容充分掌握,還需進一步培養自身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四、微課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對接受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而言,傳統課堂教學的內容過于簡單,對接受能力與基礎都較差的學生而言,難以掌握課堂內容,教師雖然對這樣的情況很清楚,但也無可奈何。應運而生的微課教學能夠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幫助:微課能夠重點體現課堂中的重點內容,學生能夠有選擇地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學習,學習空間十分自由。
微課內容短小精悍,能夠根據課堂中的重點內容、預習復習情況進行教學。學生能夠根據微課,找出自身的不足,實現個性化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五、微課教學模式的發展
(一)改變目前使用的傳統教學模式,營造生動的教學環節,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數學中的疑難點,使學生能夠愛上學習。
(二) 微課教學需要教師充分了解與掌握學生對數學教學的建議與想法,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使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避免學生排斥數學學習。
(三)采用知識點集中、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所學內容,將課堂效率逐漸提高。
(四)教師能夠使用微課技術對學生實施教學,還能夠利用培訓機會與教師溝通,促進微課教學的進步。
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教學時代,微課的發展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質量。因此,微課教學對教師與學生而言,都是一項有利的教學改革,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還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嚴慧芳.如何利用互聯網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C].2018:5
[2]于敬洋,劉培培.試論微課教學能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8(03):168
[3]王培赟.如何利用“微課”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J].學周刊,2016(1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