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受到“男主外,女主內”這種思想的影響,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遠不及母親。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必然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發展產生影響。同樣是教育孩子,父親與母親相比,能夠更加鍛煉孩子果敢、自信、堅強、迎難而上的優秀品質。因此,作為一名父親,也要積極學習育兒知識,帶著責任和使命陪伴孩子成長,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健康的發展,為孩子樹立一個學習和模仿的榜樣。
關鍵詞:家庭教育;父親角色;優勢;教育方法
一、父親陪伴孩子的優勢分析
1、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和創造力
孩子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渴望進行探究,特別是對于一些趣味性、冒險性的游戲,往往能夠激發孩子的參與熱情。父親帶著孩子參加這些活動,一方面能夠給予孩子安全感,使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和活動中,更好的享受游戲中的樂趣;另一方面,父親為孩子提供指導和教育,有助于培養孩子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此外,孩子經常性的參加類似的趣味游戲,還可以鍛煉身體,促進孩子的發育和健康成長。相比于母親疼愛孩子的天性,當孩子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時,父親則更加看重讓孩子自己嘗試解決問題,雖然看似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但是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2、提升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交往能力,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來說,只有初步具備與人交往的能力,才能認識更多同齡小伙伴,在今后參加活動時,也不會感到孤單。尤其是一些女孩,比較靦腆和羞澀,在有了父親的陪伴下,她們也會鼓起勇氣嘗試與異性交往,逐漸擁有更多的小伙伴。通過大量的親子活動也可以發現,在有了父親的陪同后,孩子活動的積極性更加高漲。這一方面是因為有了父親的參與,變相的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父親本身就是孩子的玩伴,并且能夠引導孩子挖掘活動中的未知點;另一方面則是為孩子提供了安全感和自信心,這些都對孩子更加自信的與人交往奠定了基礎。
3、培養孩子理性思考的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母親的教育使孩子更加感性,而父親的教育則使孩子偏向于理性。從孩子的長期發展來看,父親教育顯然更重要。孩子具備理性思維,對待事物、問題,能夠“三思而后行”,特別是對于低齡兒童來說,本身就缺乏自制力和辨別力,父親所帶來的理性教育,能夠避免孩子遇事沖動,無形中起到了保護孩子的作用。當孩子進入學校后,父母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理性思考能力也能夠幫助孩子在校園環境下更好的學習和生活。
二、影響父親陪伴孩子的主要因素
1、工作壓力大,陪伴時間少
雖然現在男女工作機會平等,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事實是,男性的應酬要比女性更多,這也就決定了父親在工作之余的時間,仍然需要拿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參加各種應酬,而家庭教育的重任也更多的有母親來承擔。此外,父親面臨的工作壓力較大,這也使得他們很少有機會陪伴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久而久之,孩子與父親的關系漸漸疏遠,這也是許多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經常與父親爆發矛盾,而更愿意選擇相信母親的根本原因。
2、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
教育孩子其實是一門非常高深和專業的學問,對于大多數父母來說,都需要接受專門的培訓,從而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當前生育一胎的年輕父母主要是90后,他們中的一部分群體,甚至自己都還沒有具備成熟的心理,更不用說教育孩子了。調查顯示,部分年輕父親下班之后打游戲,看電視,玩手機,很少為妻子分擔家務和照料孩子。除了父母自身的原因外,社會上也很少有專門針對父母的培訓機構,由于父親不能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容易使用一些極端的、錯誤的教育方法,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成長。
三、父親帶著責任和使命陪伴孩子的可行性方法
1、樹立正確的教養觀念,主動承擔育兒責任
父親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正確認識到自己作為父親的角色,了解這一角色所應該承擔的相應責任和義務,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父親。如果一個父親沉迷于賺錢,認為“賺錢養家才是自己的責任,而育兒是母親的責任”,這樣的父親必然不會參與兒童的日常教養。這種觀念會使父親認識不到自己對兒童成長的影響而很少和兒童接觸,這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因此,促使父親形成正確的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2、主動學習和探索,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般家庭中,父親其實是有和兒童互動的,只是互動的次數不多、程度不深、方式不對,未能對兒童的成長形成有效作用而已。因此,在認識到父親的責任并且想要積極去擔負這個責任時,有一個科學的教育方法對父親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為父親參與兒童教養的角色,不僅是陪伴者,同時也是教育者。科學的教育方法不僅有利于幫助父親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更有利于用一種讓幼兒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幫助其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父親,若對兒童教育的理論知識了解較少,可以先多讀一些兒童雜志,多讀讀有關兒童成長的心理規律等方面的書籍。
3、多參加親子活動,在實踐中指導孩子成長
近年來,隨著二胎的全面開放,社會上的育兒機構和學前培訓班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父母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適當的參加一些教育機構組織的親子活動。利用節假日或周末時間,既可以讓自己得到放松,又能夠陪伴孩子成長。此外,父親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從網絡上或書籍上,學習一些育兒知識。例如,互聯網上有很多專門的育兒論壇,父親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提出自己的困惑,由其他網友給予解答。總之,父親只有加強重視,認真對待,用心陪伴孩子,才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四、結語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和父母的關懷。其中,父親獨有的男性魅力,可以培養孩子獨立、堅強、果敢、拼搏的優秀品質,對孩子的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合格的父親,要加強學習,掌握育兒知識,主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夠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作者簡介:
黃靜晗,身份證號:530102198410241519,單位: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學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