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凱
摘要:微課堂教學,是依靠信息技術發展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其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后時間中實現知識的溫故。但是,微課堂的起步相對較晚,同時其對信息技術的要求相對較高,在推動應用過程中受到不少阻礙。在此情況之下,本文以小學五年級Scratch單元教學設計為例,從創新設計、全面制作以及后期編輯等三大內容上,分析研究其微課堂的設計與應用,望本論文的研究能夠為小學微課堂的設計應用提供參考借鑒,以望對微課堂的教學發展作積極推動,從而切實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微課堂;教學設計
Scratch軟件,是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學習中的重點內容,作為兒童編程教學軟件之一,其對于兒童學習而言難度相對偏低,且具有巨響化、直觀性、有趣性等特點。從小學Scratch教學實際可知,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掌握程度處于中等水平,在脫離課堂教學內容后,獨立的編程制作會顯得相對吃力。這點充分說明,Scratch的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師從中發掘其教學問題并進行針對化改進。本研究認為,Scratch教學需要充分發揮微課堂的教學功效,結合其視頻課件、PPT課件等多媒體信息內容,創新與優化教學手段,保證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高度接受與轉化。對此,以下將從創新設計、全面制作以及后期編輯等三大內容上,分析研究微課堂的設計與應用。
一、設計創新,保證微課堂教學的吸引
教學內容、教學素材的新奇有趣,才能夠大大激發小學生的求知,引導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Scratch單元的微課堂設計同樣如此。微課堂設計中,需要保證內容與素材的有趣好玩、個性創新。具體,在Scratch單元開篇階段,首先向小學生介紹了Scratch軟件的相關組成部件,這些部件名稱對小學生而言是陌生的、不知所言的。例如“控制區”、“控件區”便極為容易產生理解混淆。此時,教師需要在微課堂中引入小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并將此內容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進行展示教學。例如,高達超人是大部分小學生熟悉且喜歡的,教師可以將不同菜單的功能設計放在一個高達機器制作廠內,例如”功能菜單“則將其比擬為高達機器人制作廠的入門選項,不同的大門都有不同的具體選擇;“控件區”則是高達機器的零件的擺放位置;“控制區”則比擬為制作高達機器人的工人指令對工人所發出指令進行零件的相互組裝等等。此教學內容的創新設計之下,小學生自然會根據自身對高達機器人組裝的活動經驗進行同比學習,自會掌握Scratch軟件內不同的功能區域。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大部分教師只是依據教材內容進行單一沉悶的講解教學,小學生只能夠停留在表層的學習之上,難以深入清晰每一個功能部件的區別,教學效果可見一斑。微課堂教學之下,教師的展示需要配合內容上的創新,才能夠實現教學效果的質量性提升。
二、全面制作,提高微課堂教學的質量
2.1 視頻錄制
微課堂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手段為視頻教學,視頻教學可以重點分為3種類型,分別是PPT視頻、講解視頻,以及情景類教學創新視頻。同樣,視頻的制作并不單一依靠計算機設備,教師還能夠通過手機、相機等進行錄制。現階段,大部分教師微課堂的視頻制作多為錄屏視頻。Scratch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錄屏軟件制作微視頻應用在課堂的導入階段。例如在Scratch單元《角色與背景》的教學導入中,教師可以先播放導入的錄屏視頻,視頻中教師先告知學生馬戲團表演快要開始了,需要先集合小動物。此時,教師在視頻中展示如何增加角色,引起小學生的主動關注。隨后,在發問“不同的小動物,要不同的背景搭配才好看的,但是這個怎么弄呢?”逐步引導小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運用。
2.2 課件制作
課件制作,只要是指教師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PPT課件。Scratch軟件教學內容,本與小學生生活內容并沒有強粘連,因此在PPT課件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從小學生的思考角度出發,降低他們的理解難度。例如在《角色與背景》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預先設計帶背景的動物圖案,然后在增加背景環節中再引導小學生對比其小動物在Scratch軟件中與原圖案上的美觀,自然發現添加背景背景的重要,并開始嘗試自我添加。
2.3 講稿設計
講稿,是指教師微課堂制作中時的課程講解底稿。大部分教師在錄制微課堂時,都是隨機性,依據自身教學經驗進行講解教學。此做法,極有可能出現教學重點、教學細節的遺失,不利于小學生知識點的全面接收。因此,微課堂制作過程中,教師需要預先設計教學講稿,規定教學過程中的各知識點出現順序,盡可能優化講學講解。
三、后期編輯,注重微課堂教學的細節
課件制作后,還需要進行教師的反復檢查修改,通過有效的后期編輯來實現微課堂課件的高質量。后期編輯中,教師可以在課件內適當加上文字元素,以幫助小學生鞏固記憶,例如在功能區的介紹中,教師可以逐一添加上“控制區”、“控件區”等名稱。同時,對于教學中細節之處,教師可以采用夸張放大的編輯形式,引起小學生的關注。例如在背景的添加導入中,教師可以用不同的色塊將功能區的“新增背景”、“導人”按鈕標注,保證學生能夠主動關注到此。又或者,教師可以采用重復播放某一細節操作來幫助學生鞏固,如在新增動物時,教師可以添加多個動物,在不斷重復的添加動作后學生便有所掌握。后期編輯工作,相對關注細節與重點,教師絕不能掉以輕心。
綜上所言,Scratch單元的微課堂教學設計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進行關注與創新。第一方面是教學內容與教學素材上的創新,不在局限于教材中所提及的案例內容,而是從學生興趣出發進行案例與素材發掘;第二方面是微課堂制作中的全面關注,即不僅僅需要注重PPT課件的制作質量,還需要顧及到視頻制作、講稿制作等等;第三方面則是后期編輯,在后期制作過程中將教學細節、教學重點放大,以保證教學知識點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胡芳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程的運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20(13):193.
[2]邵勝峰.小學信息技術微課程的設計與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17(16):59+61.
[3]金維麗.小學信息技術微課程的設計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6(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