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興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推進,初中歷史教學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革。新課程理念要求初中歷史教學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模式,建立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課堂模式,重點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那么,如何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呢?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程,可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習當中,從而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
關鍵詞:學生活動;初中歷史;歷史教學;應用
在頒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學校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適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程,以活動課程實踐所學知識,來進行具體的理論運用。利用學生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可以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與品質,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如何將學生活動融入到初中歷史教學當中呢?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學生活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歷史辯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下,教師主導著教學的一切進程,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中扮演著“聽眾”和“看客”的角色,他們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的空間十分有限,并且學生也體會不到歷史學習的樂趣。通過歷史辯論活動,讓學生針對歷史問題展開自由辯論,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例如,在講授《“秦王掃六合”》這一課時,關于秦始皇的評價是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我提前給學生布置了讓學生搜集有關秦始皇的資料,然后在課堂當中進行辯論,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意愿確定正反方。正方認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反方認為秦始皇是“殘暴君主。”雙方開始了針鋒相對的辯論,課堂氣氛也變得十分熱烈,“觀眾”也看得不亦樂乎。一堂課下來,學生收獲良多,對秦始皇的認識更加客觀和全面了。
二、情景表演活動,豐富學生歷史體驗
歷史發生于過去,并且歷史知識也比較龐雜,如果單單依靠教師的口頭講授,很難激發學生歷史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歷史學習體驗也很差。歷史情境表演劇可以讓學生真切地體驗歷史,感受歷史人物的內心活動,增加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知與理解,也使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習的快樂。
例如,在講授《“貞觀之治”》這一課時,我讓學生進行“文成公主”這一歷史事件的情景劇表演。按照歷史劇情將班級人員分為了六個小組。分別展演“吐蕃使者到達都城求婚”、“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生活”等不同階段的歷史片段。六個小組分別負責編劇、服裝設計、配樂、導演、演員、道具任務。再確定好劇本后,我組織各小組進行了彩排。并在彩排的過程中不斷改進,使各小組密切配合,最大程度的還原歷史情境。在這過程中,學生自主搜集史料,設計各個環節,提升了學生的史料運用能力,也豐富了學生的歷史學習體驗。
三、歷史實踐活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歷史雖然是過去的事情,但是歷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包括歷史遺跡、歷史思想、歷史文化等等,都對現實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們通過紀念館或者博物館的形式來呈現。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些學習資源,讓學生進行歷史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
例如,在講授《血肉筑長城》這一課時,我就組織學生去我們當地的抗日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讓學生瞻仰革命歷史,觀看歷史遺跡,體會“抗日戰爭”那段崢嶸的歲月,在活動結束之后,我還讓學生寫了一份實踐報告,來談一談自己的感悟與體驗。此外,我還讓學生采訪社區的老人,聽他們講述“抗日戰爭”的歷史,將珍貴的口述歷史記錄下來。通過歷史實踐活動,使學生對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使得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四、觀看歷史電影,發展學生歷史思維
當歷史發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永遠難以還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歷史紀錄片或者歷史電影來重構歷史,還原歷史場景,并且對歷史事件進行思考和再創作。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通過歷史電影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親切感,并且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歷史進行思考和辨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優秀的歷史題材電影,讓學生自主觀看歷史電影,并且通過引導來升華學生對歷史的理解。
例如,在講授《偉大的歷史轉折》這一課時,我給學生播放了電影《平凡的世界》。這部電影的時間跨度是以 1975年到 1985年,我國正在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電影中,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后,農民不等上工鈴響就已經上山勞作,勞動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學生在觀看電影中體會到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重要意義,也體會到了“大鍋飯”時期的弊端。
總而言之,開展以學生活動為教學方式的歷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初中歷史教師要了解到學生活動教學的重要意義,適時地開展學生活動教學。
參考文獻:
[1]何華龍 .對初中歷史活動課教學的探究 [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06(5):96-97
[2]閆斌 .芻議歷史課外活動教學 [J].考試周刊 , 2013(75):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