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瑤
摘要:新課改的全面執行,要求對學生加強素質教育。在此情況下,語文學科的學習,便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高中語文,在高考中的比重更是如此,確切的說,語文屬于新課改后第一學科。形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高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很多優良的傳統文化已慢慢流失,然而,高中是學生學習能力,非常發達的時期,這時可對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契合。由此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還可發揚和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精神。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有效契合
引言:
我國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和文化的泱泱大國,傳統文化是國家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精髓,其能展示出我國的民族文化和社會精神,然而現時期,社會對于傳統文化的遺失,會對我國的文化建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需在高中時期的語文當中,滲透傳統文化,促進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良好契合,這樣操作,不僅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傳承非常有利,并且,還能夠栽培學生民族感和愛國精神。
一、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中的現狀
語文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各方面的認知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語文知識中,不但涵蓋了歷史文化,并且還有發揚和傳承傳統語言文化的任務。在高中語文知識中,傳統文化大都隱含在古詩詞及文言文當中。傳統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和廣闊豁達的思想精神,會對學生形成比較強大的影響力,其不但包含古詩詞類的文章,也包含作者自身的精神和情懷,最為主要的一點是,在傳統文化中,蘊含正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些都會不同程度的引導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不斷發展 [1]。
二、高中語文中融入傳統文化的作用
傳統文化是國家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重要基礎,是我國千年發展的精髓,作為國家的一員,需大力發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高中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大力提倡和實施,將語文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契合。高中是學生學習能力的爆發階段,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上,需對學生傳統文化滲透不斷加強,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且,對高中語文教學也有深遠的意義,可從以下幾點來具體實施,首先,必須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展;其次,引導學生形成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對我國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同時,能夠明白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發揚對于造福后代的真正意義;最后,需在高中語文中,大力滲透和宣傳傳統文化。
三、高中語文與傳統文化有效契合的方法
(一)以古詩詞為基礎滲透傳統文化
以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及文言文為著手點,對學傳授優良的傳統文化內涵。當今,高中院校對于語文的教學,仍舊是以課本為核心,在此情況下便需合理用好課本,充分發揮課本中,古詩詞的效用,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知識 [2]。例如,在“勸學”一課的教學中,在對整篇課文進行通讀后,教師可為學生著重的講解,對課文中的相關通假字進行解釋,然后翻譯全文,在此過程中,可以對與作者荀子有關的信息知識進行延伸,向學生講說其所在國家當時的百家學說及主張,使學生可以在課文知識的學習中,對我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大概的理解和記憶。
(二)通過多媒體技術創造適合的教學情境
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為教學設置適合情境。現時期情況下,科學技術已經得到了的大量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也不同程度的應用了多媒體,而且,所形成的教學成效非常明顯,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把傳統文化通過形象的視頻或是圖片,展現在學生面前,使高中語文學習變得更加有趣 [3]。在語文教學中,創設與傳統文化相貼合的學習情境,可以讓學生喜愛上傳統文化,這樣可以良好的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成效。
(三)微課輔助提升教學成效
教師通過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的形式來進行教學,能夠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高中學生因為高考的壓力影響,使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非常大,精神一直處在緊繃狀態,在課上,學生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在此情況下,教師可采用微課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把語文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錄制成微課教學視頻,這樣,學生便可以擺脫各種束縛,不限于時間和地點的制約,結合微課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教授“離騷”一課時,教師可以把與作者屈原有關的信息及其時代背景錄入微視頻當中,使學生課上學習壓力明顯降低,讓學生對重點字詞、作者所處時代文化進行充分理解和深刻記憶,從學習中感受作者的愛國精神,學生在課文的熏陶下會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家園。
(四)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
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尤其是要對文化名著進行大量閱讀。高中時期,僅依靠教材中的知識,根本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不斷增長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師需引導學生進行大量課外閱讀,可以訂一些期刊,如“意林”、“讀者”或是“青年文摘”之類的課外讀物,這樣不但可以增大學生閱讀量,同時還可讓學生積累更多知識,提高語文素養,擴大知識面,讓自己的視野變得更加寬闊 [4]。重點還需讓學生對代表性名著進行閱讀,例如,閱讀“史記”,學生會從史記閱讀中了解我國各時期各階段的歷史事件和偉大人物思想及傳統統文化精髓。
四、結束語
總體而言,將高中語文學科的教學同傳統文化進行契合,不僅能夠提升教學趣味性和教學效果,還能夠在語文的學習中,發揚和傳承傳統文化,輔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生擁有愛國意識、民族精神。
參考文獻:
[1]尤國軍 .試論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 [J].中國校外教育, 2017(2):13-13.
[2]劉杰 .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意義及策略研究 [J].課外語文, 2016(24):69-69.
[3]程重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 [J].中國校外教育, 2017(28):122-122.
[4]曾定海 .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研究 [J].課外語文, 2017(24):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