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雨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個體的健康素質問題,人們對于體育發展的健康觀念也緊跟著時代的潮流,并且也越來越重視體育運動的深層價值,柔道運動隨著其不斷的發展與普及,
關鍵詞:體育教學;柔道運動;可行性探究
柔道對處于當今社會的人們而言,是一種身體與精神的同步鍛煉,人可以在練習柔道的過程中,一并訓練自己的判斷力、統率力與反應力等多種能力,還能培養強化人的自立、自強、自信、自主與自衛等卓越的人格精神。在中小學開展柔道運動可以直接幫助學生培養奮發向上、樂于助人、尊師重道、見義勇為與愛家愛國等高尚思想品質,柔道運動所具備的全面性及綜合性的運動特征,是其他體育教學項目都無法比肩的,因此探究中小學體育教學引入柔道運動的可行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價值。
1、柔道運動引入中小學教學的意義
1.1增加校園文化的多樣性
我國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的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開闊體育教育教學的思想,積極主動的接受和開展各類不同的新興體育項目,對學校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加以豐富與補充,以因時因地制宜的觀念對各種體育教學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從我國體育教育教學政策可以看出教育部的目的是為倡議學校體育教學不要局限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之中,要帶學生走出課堂,勇于創新,大膽嘗試,帶領學生與大自然做親密的接觸,讓學生在自然之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使學生的身心都能體會到輕松愉悅之感,并將對運動的喜愛帶入對學習知識的愉快之中。
1.2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
據我國的統計研究表明,我國城鎮學生身體的生長發育狀態與過去相比明顯呈上升趨勢,包括體重、身高與胸圍等;但同時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卻呈下降趨勢,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懼怕吃苦耐勞,抗挫折能力過弱等現象。傳統的體育教學項目已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大多數學生從小學、中學開始就已經在日常體育教學中頻繁接受傳統的體育項目教學,以致于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失去興趣,缺乏主動參與教學意愿,更甚者參加體育教學活動只是為了獲得合格的體育成績。這些原因都使體育課程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也難以起到增強學生體質的正面作用,對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柔道運動對于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等諸多方面都有積極影響作用。
2、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柔道運動的策略
2.1以師資隊伍為先驅
在我國目前的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尚未開始廣泛的推廣試行柔道運動的體育教學。中小學的體育教師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由專業的體育院校畢業從師的,很多教師并沒有與柔道運動相關的經驗,對柔道運動的專業動作及知識方面的了解又少之又少,并且大多數學校也都沒有還開始落實與柔道相關的基礎設施,此時柔道運動如果在中小學立即展開,也會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學校創設相應的柔道運動場地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校可以參考柔道道館的場地設計,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自身的條件與特色,創設符合體育課堂教學開展的柔道運動場館。與此同時,配置優秀的師資隊伍就是落實中小學柔道運動開展的第一步,譬如我校聘請的兩名柔道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柔道教師的帶頭教育作用,用柔道教師的專業性引導全體體育教師最大程度的結合柔道運動教學的特點進行專業性的聯合訓練,以保證柔道運動教學的科學性,確保師資隊伍更加合理的開展柔道運動教學,以強大的師資隊伍為力量帶動中小學柔道運動體育教學的進程,從而為中小學體育教學開展柔道運動奠定有力的基礎。
2.2將柔道運動納入教學常規課程
柔道課程的引入及推廣,也是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代表性舉措,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引入柔道運動,也可以擴展體育教學更多的可能性。柔道運動引入體育課程教學中,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一、將柔道運動加入全校學生的體育教學課程大綱之中,讓不同年級學生的一同參與到柔道運動的學習與練習之中,并且在此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作出課程調整與科學性的規劃。二、將柔道運動在指定的實驗班級內進行開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成長發育特點,設置不同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時間與教學內容,低年級的學生所安排的教學時間會相對減少,而高年級的學生可以根據學生的其他課程安排時間相應的增加柔道運動的教學時間。并將柔道運動納入正式的體育教學計劃當中,以班級為考核劃分單位,定期對班級的柔道運動學習情況進行考核,保證柔道教學的有效性,發揮柔道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教育作用。
2.3開展課外柔道活動
課外柔道活動,就是不占用學生在校的體育教學活動時間,在學生開展其他類型的課外活動之際,適當合理的加入柔道運動的練習活動。為了滿足預期的學習目標,學校可以對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加之有效的利用,譬如大課間休息的時間,放學后逗留在學校的時間,學校組織課外拓展活動的時間,這樣既不會影響中小學生傳統的體育運動教學,也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幫助學生培養除學習以外的良好興趣。柔道運動對禮儀規范性的要求較高,可以有效的培養中小學生的社交禮儀,提升學生的禮貌程度,建立學生面對困難時的勇敢氣魄。中小學生可以在柔道運動的鍛煉過程中,逐步構建其自身的防衛能力。柔道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引入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也能在學生枯燥的課堂學習中增加勞逸結合的志趣,令學生在課堂內所學的思想品德內容在課堂外的柔道運動中得到進一步深刻的認識,幫助學生強化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
3、結語
中小學生仍處于成長發育的高峰階段,而柔道運動對于沒有運動基礎的學生而言,又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教育界的體育教學研究人員應當對柔道運動加入體育課程的科學性及合理性作出深入與全面的探析,制定出具有規范性的柔道運動體育教學細則,令中小學生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有理有據,從而幫助實現柔道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韓小麗.小學體育教學引入柔道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1)
[2]白玉富.淺析柔道在我國青少年運動中的開展狀況[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6)
[3]李知平.淺談柔道技術教學方法的創新與運用[J].體育時空,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