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利學
摘要:在初中教學中,班主任是教學的主力軍,不僅要把控好班級管理方法,也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謂是肩負重任。然而許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難題,讓自己管理受到阻礙,因此提升班主任管理效率至關重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對于班主任管理也提出了許多創新的教學模式,文章以初中教學為例,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學;班主任管理;問題及策略
一、 引言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基礎,可以說一位善于管理的班主任能夠將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不僅讓初中生在學習上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當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阻礙,導致班主任的管理壓力較大,也使得許多班主任叫苦連天,不愿意當班主任。基于此,班主任要創新班級管理方法,減輕管理壓力,提升管理效率,讓初中生與班主任有一個平等、和諧的溝通過程,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初中班集體。
二、 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常見問題
(一) 初中生心理正處于“叛逆期”
縱觀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級遇到的首要問題便是學生的叛逆心理,初中生的心理正處于“疾風怒濤”期,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但真的去關心時又會躲開,這是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也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的首要阻礙。學生的叛逆心理在初一還未全部顯現,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的心理不斷發生改變,叛逆心理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在與老師頂嘴,不服老師管教等等,例如在班級管理中需要學生在上課之前保持安靜,但初中生卻認為只需要在上課過程中安靜就夠了,所以把教師的話當耳旁風,每次上課都是亂糟糟鬧哄哄的。除此之外初中生的打架行為也逐漸顯現,一旦遇到了矛盾,初中生第一想到的就是打架來解決問題……這些初中生“叛逆期”的癥狀,都讓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困難重重。
(二) 初中生集體主義觀念缺失
一個班級只有形成了凝聚力才能夠稱之為班集體。除了初中生的“叛逆期”,班主任還面臨的棘手問題便是學生的集體觀念缺失。集體觀念缺失的行為與學生的生活環境是分不開的。從學生家庭來看,現階段的初中生在家里受到長輩的溺愛,他們很少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不會去重視集體利益,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初中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少,讓孩子沒有形成集體活動的概念。
三、 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改進策略
(一) 提升自身修養,了解學生心理
我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班級管理中更是如此,班主任就像是一個班集體的工程師一樣,去建造一個優秀的班級。而班主任不僅僅是班級的管理者,也是學生學業的教育者,這對于班主任來說任務艱巨。因此身為班主任,想要更好地管理班級,首要做的便是提升自身修養,明確初中生在這一階段會產生怎樣的心理,對癥下藥,才能夠更精準地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促進班級的有效管理,具體可以從三方面進行提升:
一是提升自己的心態。許多班主任在管理初中班集體時心態無法擺正,每天都在辦公室抱怨自己的學生怎么不聽話,怎么不服管,恨不得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班集體中,讓學生形成好的行為習慣。基于此,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心態,在自己繁重的工作壓力下學會自我放松,以一個飽滿的工作狀態去分析班集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提升管理質量。例如針對班集體管理中常見的學生頂嘴現象,教師可以將談話的地點轉化,學生在辦公室談話神經總是緊繃著,很容易頂嘴,但教師將地點換到了校園的小路上,或是花園旁邊,讓學生以一個輕松的狀態與教師溝通,才能夠更好地進行疏導教育;二是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在新課程改革后有著許多創新的管理理念,班主任需要不斷學習,創新班級管理模式。例如可以采用“分工制”管理班級,教師學會放手,讓學生成為班級的小小管理者,不僅僅是小組長,還有紀律監督員等等職位,都讓學生參與進來,共同去管理班集體,這樣既能夠減輕教師的管理負擔,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管理能力,促進學生成長;三是改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許多教師依然認為教師就應該高高在上,班主任就應該威嚴重重,只有讓學生害怕自己才能夠更好地管理班級。實則不然,成為學生的朋友,了解到班級管理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去建設班集體,因此教師要改變自己與學生的關系,多去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了解到學生學習與生活上的困境,引導學生不斷進步。
(二) 創設多元活動,提升集體意識
當學生產生了班級凝聚力,才能夠主動融入班級,去建設班級,讓自己成為集體的一份子。教師可以創設多元化的活動,組織全班同學一起參與,在參與中形成班級凝聚力。
教師可以針對每月主題讓學生一起布置教室。例如在“端午月”時,教師便可以將任務下發到不同的小組當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對教室的布置,在布置的過程中學會溝通、合作,并看到自己布置得教室充滿成就感。教師可以讓兩個小組一起布置班級的“文化墻”,以端午節為主題張貼一些手抄報、硬筆、軟筆、繪畫等作品來豐富我們的文化墻內容,這兩個小組便會去尋找班級中字跡優秀、繪畫技術高的學生完成內容的填充,讓文化墻飄滿“端午”香,還可以讓兩個小組合作完成“端午”主題的黑板報,讓我們了解一些端午的知識,粽子的制作方法等,同時給一個小組安排張貼有關端午的名人名言,詩句內容……在這樣的活動下,每一位學生都認真地為端午做好準備,也在這樣的集體活動中提升集體意識,感受到集體力量大,當學生看到自己布置得井井有條的班級,自己也不舍得去破壞自己的成果,更加便于教師管理班級,潛移默化地提升班級凝聚力。
四、 結語
總之,班主任在管理班集體中,要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不要采用責罰的方式去管理,而是循循善誘,春風化雨,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更好地打造優秀班集體,提升學生的班級凝聚力。
參考文獻:
[1]王曉飛,王艷萍.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13):110-111.
[2]張書萍.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5):333.
[3]閻沛敬.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探析[J].新一代(下半月),201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