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微課的內涵分析著手,詳細闡述了將微課應用于高職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如對優質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同時還探討了利用微課提升高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具體包括加強微課預習,讓學習學習更加主動;加強微課助學,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加強微課鞏固,讓教學效果更加牢固等。
關鍵詞:微課;高職課堂;教學結合
引言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其優勢的日益凸顯,很多領域都大力引入網絡信息技術以促進自身的發展,教育領域就是其中一個。網絡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和諧融合,為課堂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與生命力。將基于“互聯網+”的微課引入高職課堂教學中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是高職院校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有效方式與途徑。
一、微課的內涵
微課(Mini-lesson),即微型視頻網絡課程,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而孕育出來的產物,近幾年來頗為流行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微課的主要載體為微視頻,但除了微視頻,還有其他相關的學習資源,如微課件、微測試及信息反饋與交流等。微課主要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短小精悍。微視頻的時長通常控制在十分鐘左右,視頻內容主題明確,內容具體,往往是解答一個問題、講明一個流程、剖析一個技能、闡明一種操作手法等。二是打破時空局限。微課通常都是基于教學網絡平臺進行視頻的上傳與開放,所以學生只要通過手機或電腦等視頻播放工具就可以隨時隨地對視頻內容進行學習,這就有效打破了時空的局限。并且在觀看視頻過程中,可以選擇快進、倒退、暫停、重復播放,使得分層教學得以實現。三是內容形象直觀。教學內容以微視頻的方式呈現,并在視頻中配以人物與文字說明、圖片展示等形式,使得一些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一些實踐性很強的操作流程形象化、直觀化,學生學習的過程更為輕松并且學習的效果也更好。
二、微課與高職課堂教學結合的意義
(一)對優質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
與傳統教學相比,將微課引入高職課堂教學中可以做到對優質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微課最大的優勢就是以互聯網為依托,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可以享受到優質的、豐富的教學資源,了解到最為前沿的課程動態課程理論知識。[1]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把主要的時間與精力放在知識點的講解上,而學生則作為一個執筆者,把教師的講解記錄下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主角地位被忽視,學生的學習參與感不強,所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好,學習效果自然而然有所下降。而微課注重學生的學習主角地位,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需要對所學知識點進行預習,在課堂開始后隨手需要和教師、和同學就某一知識點進行交流互動,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微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與關鍵。將微課引入高職課堂教學中可以打破以往課堂教學的局限,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進行交流,進而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小組的探討分析中,學生團隊協作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
三、利用微課提升高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途徑
(一)加強微課預習,讓學習學習更加主動
目前,對于多數高職學生而言,在課前預習這一環節做的并不到位,很多高職學生還沒有樹立課前預習的意識。但是課前預習對于提升教學效果意義重大,為此高職教師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讓學生或主動或被動地進行課前預習。為了方便學生預習,同時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高職教師可以將學生所要預習的內容在課程教學之前以微視頻的形式公布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或自己創建的微信公眾號上,讓學生及時地進行查閱學習,這樣學生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因為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習起來更為容易,學習興趣自然也就提升上去了。[2]
(二)加強微課助學,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將微課應用于高職教學中,并不意味著傳統教學模式將被取消,與冷冰冰的手機屏幕或電腦屏幕相比,學生更需要在與老師交流互動中得到真知,并在此過程中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高職老師不能因噎廢食,一味使用微課教學,而是要以微課作為一個傳統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高職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導入課程,可以將某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通過微課加以具體化、簡單化,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作業布置等,通過微課助學,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三)加強微課復習,讓教學效果更加牢固
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高職教師必須做好學生課后鞏固工作,因為課上學的再好,課堂氣氛再活躍,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課后遺忘的問題。為此,高職教師可以同課前預習一樣,為學生準備一個課后復習的微視頻,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觀看學習,這樣教學效果自然也就更加牢固了。
參考文獻:
[1]胡同花.“互聯網+”時代下的微課教學有效性探索——以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電子世界,2017(15):82.
[2]湯應.微課與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對策[J].新西部,2017(16):151+146.
[3]孫晶晶,陳燦.微課模式高職課堂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資訊,2016,14(24):102-103.
[4]于泉城.微課在高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6(05):281-282.
[5]張小強.微課與高職課堂教學結合的有效性探索——以高職數據結構課程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7):71-73.
作者簡介:
王懿嘉(1984年1月),女,漢,吉林省長春市人,研究生學歷,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計算機、光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