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風霞
摘要若要使城鎮就業培訓更具區域植根性效果,則需要與當地的產業結構和產業發展趨勢相結合,只有建立在產業融合式發展路徑上的培訓模式,才能最終實現精準扶貧戰略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精準扶貧 就業培訓 農村轉移勞動力 模式
隨著2020年的日益臨近。如何順利奪取精準扶貧戰略的最后勝利,成為縣域政府需要直面的問題。隨著城鄉統籌建設的進一步深化,通過增強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工作技能,使其能夠體面的在城鎮就業與生活,應成為當前精準扶貧戰略下的重要工作內容。因此,探析精準扶貧戰略下的城鎮就業培訓有效模式,則成為了本文所關注的問題。梳理現階段的相關文獻可知,不少作者聚焦于通識性的崗位培訓內容,并側重于以傳統服務業的崗位需求結構作為培訓內容的指向。筆者認為,若要使城鎮就業培訓更具區域植根性效果,則需要與當地的產業結構和產業發展趨勢相結合,只有建立在產業融合式發展路徑上的培訓模式,才能最終實現精準扶貧戰略的內在要求。
一、精準扶貧下城鎮就業培訓的目標
具體而言,城鎮就業培訓目標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為農村轉移勞動力建構起基礎性工作技能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所轉移出的農村勞動力的整體文化素質已遠高于他們的父輩,所以對他們所建構起的基礎性工作技能,一定是與當地產業發展結構相適應的,而不是針對普適性勞動密集型崗位需求。通過基礎性工作技能的建構,來提升他們留在城鎮工作、生活的信心。
(二)為農村轉移勞動力搭建崗位能力再造平臺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來開展城鎮就業培訓工作,需要考慮到勞動主體的就業意愿,以及勞動力資源根據工資價格參數來實施自主流動的需要。因此,這里的目標便是:為農村轉移勞動力搭建崗位能力再造平臺。該平臺的主要功能便是,靈活和彈性的為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跨行業崗位能力培訓。
(三)為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自主創業服務幫扶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不少農村轉移勞動力也具有自主創業需求,如開設快遞網點。不難理解,自主創業也構成了就業的一種特殊形式,進而需要為他們提供自主創業的幫扶機制。
二、目標導向下城鎮就業培訓模式定位
在以上目標導線下,城鎮就業培訓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個環節:
(一)定位于優化就業培訓形式
為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基礎性技能培訓,需要與當地的產業發展狀況相適應,這就需要優化現有的就業培訓形式。現有的就業培訓形式存在著封閉性的不足,所以打破該封閉性而以開放的培訓形式來承接今后的培訓任務則成為了必然。
(二)定位于整合就業培訓資源
若要建立靈活的、彈性的就業培訓模式,則需要整合就業培訓資源。根據以上的目標可知,需要為農村勞動力跨行轉移人力資源提供崗位能力再造平臺,所以整合就業培訓資源則需要將當地企業培訓資源納入其中。而且,這也與上文所提到的開放式培訓形式相適應。
(三)定位于增設就業培訓內容
本文將創業納入到就業范疇來理解,其實則可以解讀為自己雇傭自己。然而,在創業幫扶環節則成為了筆者所在單位的職能短板。因此,這里還需要增設就業培訓內容,來切實起到幫扶作用。
以上從三個環節所做的模式定位,便為下文的模式構建提供了分析框架。
三、定位驅動下城鎮就業培訓模式構建
根據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驅動下,城鎮就業培訓模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一)夯實對域內產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工作
縣域就業培訓部門需要夯實對域內產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工作,通過對各行業中的代表性企業進行考察和交流,來對今后的就業培訓內容進行調整。而且,崗位培訓內容調整的方向不僅取決于域內產業現狀,還決定于現階段農村轉移勞動力的整體文化素質。
(二)建立政學企聯動下的就業培訓新常態
建立開放式的就業培訓形式,需要得到縣域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通過縣域政府的市場干預職能,來建立與域內企業之間的就業培訓合作關系。因此,這里就需要建立政學企聯動下的就業培訓新常態。筆者建議,可以現有就業培訓部門篩選出域內代表性企業,再由政府牽線來完成就業培訓合作事項。
(三)樹立域內標桿企業整合企業培訓資源
在為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崗位流動下的能力再造服務時,需要在不同行業樹立標桿企業,使其能夠提供崗位來滿足就業培訓需要。之所以要樹立標桿,一方面可以為今后的崗位能力再造提供穩定的培訓平臺,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企業的社會聲譽度進而實現雙贏。
(四)聚焦創業核心內容來開展前置性培訓
顯而易見,創業屬于一項系統工程,所以就業培訓部門只能就創業核心內容來開展前置性培訓工作。筆者建議,可以將創業項目選擇方法納入到培訓中來,另外基本的財務管理知識也應成為前置性培訓內容。
四、結語
綜上,就業崗位培訓的有效模式可圍繞著:夯實對域內產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工作、建立政學企聯動下的就業培訓新常態、樹立域內標桿企業整合企業培訓資源、聚焦創業核心內容來開展前置性培訓等四個方面來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