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超
摘 要:國家將“互聯網+”列為國家級戰略,尤其在教育行業,對其訴求更強烈。在將傳統課程融入“互聯網+”體系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意課程的碎片化、模塊化、協作化等多模式的設計。本文就這一觀點,首先理清傳統教育同“互聯網+”的區別,然后針對高職教育中網站開發課程的“互聯網+”化進行細化設計。
關鍵詞:“互聯網+” 網站開發 細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b)-0169-02
Abstract:The nation treat the Internet plus as national strategy, especially in education. At the processing of making the traditional course into the system of internet plus, fragmentation, modularization, coordination should be paid more intension in the designation. This article goes from the point above, clar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nternet plus first, then design the course of website development rely on the internet plus.
Key Words:Internet plus; Website development; Refined design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了“互聯網+”的國家戰略計劃地位,它已經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技術層面的針對教育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其構建新的“信息能源”,從而推動整個教育行業的進步,進而使教學資源更加開放、教學效果更加突出,也能為終身教育型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1 “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模式及對于傳統模式的優勢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按部就班的從入門一點一點的講授,無法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進度,如果遇到一門學科的知識涉及到其他學科,更是或者等待其他講師講授完才能進行下去,或者直接自己講,不但影響教學進度,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互聯網+”教學模式中,課程提供者為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更深入的學生參與度,往往需要同學生共同設計知識點的分解,甚至教師可以將不同科目的知識點模塊組裝起來合并為一個個性化的教學案例。之后學生根據課程平臺積極學習并反饋效果,教師對反饋信息做整理,并為未來調整做參考意見。
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下,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規劃和指導者;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是推動模式發展進步的關鍵,這是一個正反饋的良性循環過程。
2 “互聯網+”在《網站開發》課程中的設計
網站開發這門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多數為相互獨立的,難度也是層級遞增的,非常適合于“互聯網+”的教育模式。通過將整個課程進行梳理,即通過學習這門課,學生若要想真正實現一個屬于自己的網站所需要的知識都是什么,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分塊,經過梳理可以得知現代網站開發主要涉及到的知識點為html、css、JavaScript、php、mysql等技術以及網站服務器操作系統、域名、數據庫環境、php環境等的安裝配置。
對于安裝配置這種前期準備工作,由于過程非常耗時,并且會因為不同平臺有所差距的,所以很不適合在課堂上用整節課的時間來講授,而是應該將其整理為一個精良剪輯的視頻教程,同學們在課下利用自己的電腦進行搭建,同時收集反饋的錯誤信息,集中整理并在線或課堂上回答,這樣既能節省課堂時間,又能提升學習氣氛,促進學習。
對于html、css、JavaScript、php、mysql這些純編程語言類的知識學習,根據難易程度將這些知識點進行分級,可以將每個知識部分分成三個難易程度,每個等級都有相應的知識部分,可以將這些部分單獨打包成為一個獨立的知識模塊,這樣五個部分的技術內容就能自動分成3^5即243個不同的路徑,足夠滿足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路徑的安排,并且在這樣的路徑下可以很輕松的將學生的技術水平進行定位,進而找到未來的工作方向:如前端工程師、UI工程師、后端工程師等等。
具體可實施方式如下。
2.1 html
初級階段:常見的標簽元素例如
、、 中級階段: 高級階段:基于canvas畫布編程、元素拖放、音頻視頻、web存儲等操作。 2.2 css 初級階段:元素的寬度、高度、邊框、陰影、內外邊距;文字的顏色、大小、字體;元素的定位原理等頁面靜態樣式。 中級階段:著重于頁面的動態表現形式,如利用偽元素、偽類來實現元素樣式的動態改變,動畫animation、過渡transition、變形transform等動作屬性,還有背景顏色漸變等。 高級階段:主要針對頁面的高級美化,如頁面元素的3D特效、頁面內容的彈性排版、自適應頁面等等,另外還有bootstrap等框架知識作為選修引申內容進行擴展。 2.3 JavaScript 初級階段:變量的定義、循環、比較、判斷及操作html元素的固定用法,例如通過id獲取元素,并對其進行內容、狀態的操作,初級階段要著力于“拿來能用”,讓學生對復雜的程序邏輯不害怕,產生足夠的興趣。、
、
、
中級階段:定時操作、函數操作、jQuery框架的使用、ajax實時刷新等技術,通過項目導引及知識輔助,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動手實現相對復雜的頁面效果。
高級階段:針對異步操作的Promise機制、this機制,側重于理論、機制,理解內部原理從而達到觸類旁通。
2.4 php
初級階段:如何操作數據庫并獲取數據,如何獲取前端傳遞過來的數據及將后臺數據傳送到前端的模板化例程及代碼。目標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成就感,激發學習動力。
中級階段:php的基礎語句語法、字符串操作、數組增加刪除訪問等操作、文件讀寫等。
高級階段:面向對象、thinkphp框架、Smarty模板引擎、MVC設計模式等。
2.5 mysql
初級階段:從介紹簡單的增刪改查語句的使用示例開始,講解如何在服務器數據庫中創建database、table等,在php端如何寫sql語句操作服務器中的數據庫等知識,使學生能夠搭建一個基礎的數據中心。
中級階段:介紹sql語句中的條件查詢語句、排序語句、sql函數等,能在獲取數據庫中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有條件的選擇,從而獲取相對復雜的數據。
高級階段:sql語句中的重命名、內聯、左連接右連接等,可以讓學生通過寫sql語句,將多個數據表中的內容關聯起來,獲取更加復雜的數據表,在頁面上的表現為根據多條件進行查詢或多表單進行交叉查詢。
按照“科目+難易度”來構建的課程組,可以由不同教師共同配合開發,極大的節省了開發時間并能發揮優勢取長補短,實現最佳的效果。在視頻按難易度分類的基礎上,還需要對課程觀看時長、課后作業完成準確度及時長、提問多少及質量進行一系列的統計,可高效、精確、實時地采集多方位的課堂教學大數據,并對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及判斷,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從而能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3 結語
“互聯網+”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更輕松的獲取課堂上所需要的知識,并能形成自己的個性化學習路線、在同學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從而學習的主動力將被極大的激發,學習效率學習效果更是極大的改善;對教師而言,可以作為課程把控的掌舵者,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對個性化的學習策略提出建議及優化,從而能使教學效果更好。
“互聯網+”的高速穩定發展及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逐級滲透,正在深刻影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環境和模式,但是任何方式的教學改進都是要以學生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相應能力為目的,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顏正恕,徐濟惠.線上線下一體化“互聯網+”個性化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5):74-78.
[2] 閆廣芬,張棟科.“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架構與創新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6(8):7-13.
[3] 彭楚鈞.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創新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商論,2016(27):191-192.
[4] 何孟杰.基于“互聯網+”的高校課堂教學大數據探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6(10):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