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
摘 要 在教學實踐中,如何真正落實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值得每一位教師深思的問題。本文以一節課堂閱讀教學為例,探索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 核心素養;閱讀教學;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099-01
根據新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程曉堂、趙思奇,2016)。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深挖閱讀文本內涵,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實現認知與情感的升華。
一、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要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具體的文本內容科學設置教學目標。本課例是一篇傳記,文章脈絡清晰,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馬可波羅的經歷。本課預設如下教學目標:(1)概括和梳理文章的結構;(2)獲取有關馬可波羅經歷的事實性信息;(3)體會傳記文體的文本特征;(4)分析與評價馬可波羅的品質。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文章進行快速閱讀和精細閱讀,在層層深入的閱讀過程中,學生思維訓練從低階走向高階。
二、以學科核心素養為中心,設計并開展閱讀活動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教師首先播放一段關于馬可波羅的視頻,并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WhatinformationaboutMarcoPolocanyougetfromthisvideo?”。觀看完該視頻后,教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并鼓勵學生說出更多信息。學生闡述完之后,教師系統介紹馬可波羅及其在中國的經歷,并展示相關圖片。
視頻短片可以激發興趣,并直奔本課主題。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更有目的性。教師結合圖片系統介紹馬可波羅及其在中國的經歷,使學生對馬可波羅有更全面、更直觀形象的認識。
(二)略讀文本,理解結構
略讀環節旨在引導學生把握文本體裁和結構,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文本內容和邏輯。學生通過進行對比、分析和歸納,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本課中,教師讓學生利用略讀策略,快速閱讀文章,并通過三個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文本體裁和結構:(1)Whattypeofarticleisit?(2)Inwhatorderisthepassagedeveloped?(3)Howmanypartscanthispassagebedividedinto?Andwhatsthemainideaofeachpart?教師利用板書進行歸納,逐步呈現本課的文本結構。
(三)分析細節,深化理解
教師運用表格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梳理文本結構,使思維過程更具條理性和邏輯性。本課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的時間順序,分三步閱讀文章的三個部分,并完成以下表格的橫線部分(見表1):
(四)把握文體,提煉品格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同伴合作,思考和分析傳記文體的文本特點:Whatfeaturesdoyouthinkabiographyhas?學生回答時,教師進行板書并深入講解。之后,教師提出問題:WhatqualitiesdoyouthinkMarcoPolohad?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并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對馬可波羅個人品質的探討是整節課認知提升過程的關鍵一環,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內塑文化品格。
三、結語
教師在設計每一節課時要,在語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和技能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閱讀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文本主題合理設置目標和閱讀任務,并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最終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05).
[2]張秋會,王薔.淺析文本解讀的五個角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1).
[3]王薔.從綜合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6).
[4]王生虎.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思維品質的文本解讀[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