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璐
【摘要】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滲透到多個領域。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互聯網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 創新創業 教育體系 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006-02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國家進步的動力,創新創業是社會經濟增長的強化驅動力,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強化創新創業教育,高校通過強化創新創業教育有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創新創業教育的體系建設,以提升教育的效果。
1.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推行要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造性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建設跨專業協同創新的創新創業空間,開展系統的訓練、以成果為導向的項目實踐和常態性的交流活動,讓學生成為夢想的實現家。相較于美國高校,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在國內外都屬于研究熱點。
1.1傳統教育模式及教育體系的阻滯
1.1.1 教育思想的轉變
高校要主動適應時代的發展,對學生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教育的出發點不是以獲取利潤為目標,而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熱情,這種原動力有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所以,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要結合青年學生的特點,以調動學生的“雙創”熱情為出發點,轉變原有的教育思想,向學生傳授創新、創業的基本思路。教育思想要實現從“教”到“學”的轉變,突出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特點,激發學生的“雙創”熱情。
1.1.2教育方式的轉變
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更加突出多元化的通識教育,所以教育方式也會發生相應的轉變。教學內容消除了原有教學方式中以學科為主的局限性,取消了必修課和選修課之間的差異,讓學生從實際出發自主選擇,從而增強了教育的主動性和實踐性。
1.2學習內容要重新構建
創新創業的突出特點體現在創新,原有的課堂教學已不能適應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對學生的教育要更加突出實踐教育。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再局限于被動的接受課堂知識,教師要教會學生在探索實踐中完成知識的積累,要結合自己的設想,主動進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提升創新能力。教學內容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并結合學習目標,通過實踐完成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在社會參與的過程中提升個人能力。
2.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缺乏主動性
當前,部分高校學生缺乏創新創業的主動性。許多學生對于日后的就業方向選擇比較傳統,對于求職工作更看重穩定性和舒適性,缺乏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許多學生安于現狀,沒有創新精神,沒有創業意識,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學生的擇業理念還停留在“鐵飯碗”階段,不敢也不愿主動創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有了更多的機會,但是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適應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2.2高校教育沒有結合創新創業教育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核心內容是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由于當前社會發展急需創業人才,因此高校非常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但是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體系。
2.3高校缺乏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
高校要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學中增加有關創新創業的內容,并將這些內容融入到具體的教學中。教師的素質是保證創新創業教育效果的關鍵,所以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也要有創新創業的意識。當前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由于缺乏創業的經驗,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只能停留在理論的講解,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因此教師要注重提升個人的創新創業素養。
3.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如何強化創新創業教育?
3.1 專業技能原則
創新創業教育要結合專業教育。高校要采取多種措施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僅要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互聯網思維和能力,這是當前大背景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所以高校要順應社會和時代的需求,改革相應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要突出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增強專業技能。
3.2 整體性原則
創新創業教育要注重教學方式的整體性,這是綜合素質提升的要求。綜合素質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學生不光要有相應的專業技能,還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身心,和勇于創新的精神,這些都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比如借助多媒體、微課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將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緊密融合。
3.3校企合作原則
部分高校針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方式將部分課堂教育轉移到了企業,學生在企業的實際操練中可以逐漸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這種方式的最大優勢在于和實踐緊密結合,也是將來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比如學校可以和互聯網公司合作,幫助學生創立互聯網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有助于提升創新創業的效果。
3.4關聯性原則
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提升涉及多方面的內容,需要系統謀劃,科學安排。創新創業教育要針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有了許多新的變化,許多學校開展了線上、線下共同教育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創新發展。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創新創業還可以通過手機平臺得以實現。比如借助微博微信,可以發揮網絡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信息量大等特點,全方位滿足學生的創業需求。
3.5模塊式原則
模塊化方法是互聯網條件下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方法。模塊化方法是在教學改革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具體實施中可以將相關的教學內容依據功能和特點重新排列組合。新組織的模塊可以結合創新創業的要求,課程模塊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教學內容,教學中可以依據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模塊,實現自由式的組合。模塊化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通過目標分析,實現模塊的最優組合。
結束語
當前,對學生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重視,高校要探索符合中國高校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從課程設置、專業指導、實踐體驗、培育孵化等多方面入手,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興趣,釋放潛藏的創新意識,突破界限融合多學科知識,通過創新創業過程的歷練,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并結合當前互聯網的特點,構建出新型的教育模式,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馬玉林.試論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0):102-103.
[2]孫新敏.“多元化,立體式”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4):104.
[3]王雪飛.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