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建
【摘要】社會不斷發展,課程改革也在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校本教材開發逐漸成為教育領域重要舉措,改變了以往一直以來的傳統的“一本書主義”,每個省份、地區的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發了符合自身發展的校本教材,但在落實于教學之時,部分學校在編制原則、教材定位等方面出現了問題,因此,本文主要以高中英語為例對校本教材建設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 校本教材 建設問題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20-01
新課標教育改革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教育機制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校本教材的出現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符合教育發展的需求。在時代背景的不斷變革下,當今社會需求復合型人才,這就需要學校基于自身實踐情況編寫適合本校學生多層次發展的校本教材。但當前,許多學校在校本教材的編制上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督促并要求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們應該盡快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努力完善校本教材,更好地培養多樣化人才。
一、高中英語校本教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校本教材存在著編寫時間短,審核流程簡單的問題。許多校本教材在本校教師編寫結束后便直接投入到教學實踐之中,因此往往忽略了對教材進行審核這一環節或審核僅停留于文字校對工作,這使得學校對校本教材自身的缺陷無法得到正確的認識。校本教材的編寫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既需要本校老師的參與,也需要校外專家的相關指導,而這一要求在實際執行之中存在著很大的障礙。
第二,部分學校在知識體系及結構方面存在不足。一些教材中出現習題難度相對較高,內容相對過多及生詞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等問題。
校本教材在投入使用之前的評估和后期的使用監管體制不夠完善,導致校本教材在使用過程之中出現了大量的問題,無法實現預期效果,對高中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未到達預期目標。其中,在高中英語校本教材投入使用之前的初評體系及監管體系不到位,缺乏合理化的程序操作,造成在校本教材投入于教學使用之時出現相對應的問題而無法及時發現與解決。
二、完善高中英語校本教材建設的措施
1.嚴格遵循校本教材開發原則
首先,在高中英語校本教材建設之中首先應當遵循的是完整性原則,完整性原則將會保證課程的各個部分做到齊全,建立完整的教學計劃與評價監管體系。
其次,遵循趣味性原則,推動校本教材在投入英語教學使用之時能夠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以達到調節學生情緒的目的,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口語及聽力編寫部分增加真人實境對話或者進行英語招聘賽、英語主題辯論賽等活動。
最后,高中英語校本教材編寫之時應當遵循多樣性原則與拓展延伸性原則,課程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借鑒,其中,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因此,其與語文、地理等學科存在著很大的關聯,為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這一發展現狀,教師在編寫教材與教學過程之中,應當對其范圍進行拓展,促進多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促進學生多樣化與個性化發展。
2.充分利用資源與加強師資建設
為更好地促進高中英語校本教材的建設與發展,各個學校應當最大程度上地合理利用本校所具有的教育資源,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努力培養順應時代發展的新時代人才,促進學生培養適應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推動學生對外國文化的進一步了解,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在校本教材建設過程之中,不僅要全面地利用本校的資源,更要積極的利用校外所能提供的一切有利資源,積極與校外的英語教育機構進行相應的合作,推動校本教材的完善,努力實現學校與教師之間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3.完善評價與監管體系
校本教材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對所編寫的內容進行謹慎的評價與監管,科學的評價與監管體系將會進一步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在評價過程之中,不僅要重視其結果,更要加大對學習過程的重視力度。評價體系的完善不僅有利于校本教材的完善,更有利于學生對自我學習的評價,發現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完善評價與監管體系方面,學校可特殊成立相對應的評價部門。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校本教材的建設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但在其建設過程之中也無法避免地出現了各類問題,為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當不斷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打造優質的校本教材,努力推動人才多元化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鄧凡茂,徐文彬,齊永芹.問題與對策:中小學校本教材建設的沉思[J].出版發行研究,2014(10):59-61.
[2]陳華安.職業學校校本教材建設問題[J].廣東教育(綜合版),2007(0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