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鶯 高波 龍玥
【摘要】充分發揮高校基層教師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是當前高校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新課題和新任務。本文從深入分析當前高校教師基層黨組織生活的現狀及其成因出發,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和新媒體,提出了提高組織生活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 互聯網+ 教師黨支部 組織生活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033-02
高等學校承擔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的重要責任。高校教師處于人才培養的第一線,其思想建設尤為重要。高校教師黨支部主要承擔教師黨員培養和組織發展、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和監督、高校黨委聯系廣大青年教師橋梁和紐帶等重要職責。為此要發揮高校基層黨支部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師黨支部的組織生活質量。這既是增強高校基層教師黨組織生機活力、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確保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各項任務順利完成的重要手段。
移動互聯網因其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傳播成本低、即時互動性強等特點,已經成為當代人們學習、生活、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互聯網+”能夠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技術以及網絡平臺,發揮互聯網在資源的收集、配置、整合方面的優勢,將互聯網成果與各領域應用深度融合。“互聯網+”模式正深刻改變著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縱觀世界各國政黨,無一不被新媒體和網絡技術的魅力所吸引,日益重視并利用新媒體和網絡技術取得執政地位或擴大政治影響力。
高校普遍對教工黨支部建設不夠重視。為了充分發揮黨支部在高校建設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近年來許多高校在如何開展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但仍然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信息化條件下,高校黨組織如何積極應對新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挑戰,如何處理與新媒體的關系,如何運用新媒體和網絡技術提高黨支部的組織生活質量,就成為一個具有前沿性的重大問題。
一、高校基層教師黨組織生活的困境
(一)內容沉悶、形式僵化
高校黨支部組織生活一般是召集教師黨員,集體學習文件,偶爾討論發展黨員,完成上級交辦的政治任務。組織生活內容比較沉悶,對黨的規范性文件、重要會議精神領會不深;組織生活形式僵化,無法結合黨員個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對現代信息技術利用不夠。
(二)缺乏積極性、主動性
當前,組織活動中經常表現出黨員主體地位不突出,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不高。各二級學院總支通常成為開展組織生活的主體,書記和黨員之間上下級關系的意識強,普通黨員成為被動的受教育者,組織生活互動性差。支部書記和委員的組織意識、責任意識以及工作計劃性、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待提高。沒有充分發揮高校教師智力資源的優勢。
(三)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不到位
高校中的教師黨員平時忙于本職工作和教學而缺席組織生活,從而導致在制度的落實上存在很大隨意性。組織生活經常是“有事才開會”,基層黨組織會議會期不確定,次數較少。此外,基層黨組織對于“請假”或未參與組織生活的教師也往往沒有后續補懲,導致組織生活開展情況不盡符合“有紀律”之要求。
二、高校基層教師黨組織生活問題的成因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重視度不夠
目前,高校對于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各高校的教師都承擔著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在此形勢下,部分教師員工對政治理論學習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出現了“重教研,輕黨建”的現象。此外,有不少年輕黨員一方面面臨工作上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面臨著生活壓力,認為政治理論學習對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不能提供現實的幫助,也缺少學習動力。
(二)工作方式陳舊,積極性欠佳
高校教育內外環境已發生巨大變化,部分黨建工作者不能及時應對形勢,缺乏創新探索的愿望與能力,工作方法陳舊,仍沿用多年的支部活動模式,致使組織生活對高校教師黨員失去吸引力,黨支部的凝聚力不聚反消。同時,部分高校在將支部建設與教學、科研相結合方面缺乏有效途徑,支部建設找不準著力點,缺乏扎實基礎。
(三)組織形式單一,活動流于形式
成功的組織生活內容必須具有原則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針對性;形式力求生動活潑、富有實效、靈活多樣。目前教工黨支部書記基本沒有專職,他們具有繁重的科研、教學任務,也缺少黨務工作的專業培訓和實踐經驗。因此,在組織生活的創新方面會沒有相應的解決辦法,只能照本宣科使基層黨政組織活動浮于表面,形式單一。
(四)制度不夠完善
高校教師基層黨支部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對此進行科學合理的量化考核比較困難。部分學校沒有很好地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部分黨員因事缺席支部生活,事后支部也不會給予補課,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考核激勵機制不完善,導致部分黨員自身更不重視政治理論的學習。
三、利用新媒體提高高校教師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對策
(一)完善制度,落實組織生活制度
高校黨支部要確立先進的支部活動領導制度和支委例會制度,把組織生活常態化、制度化;建立完善的支部活動日常管理制度,包括黨支部信息工作制度和活動檔案管理制度;堅持長效的支部活動組織生活考勤制度,并將其作為黨員評議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健全有效的支部活動考核評估制度,包括教師黨支部活動評價體系和獎懲考核機制;制定穩定的支部活動經費保障制度。
在制度制定階段,可利用網絡調查問卷、微信投票等新功能充分征求廣大教師黨員的意見,利用大數據統計、分析民意;同時利用新媒體技術,如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加強組織生活制度的宣傳,使廣大黨員充分了解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從而增強參加組織生活的主動性。
(二)與時俱進,豐富組織生活內容
高校教職工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內容主要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主,這是豐富組織生活內容必須堅持的核心。高校教職工黨支部組織要把貫徹學習黨的政策與學校工作實際,與黨員關注的工作、生活問題等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探索黨支部組織活動與黨員發展的契合點,從而不斷提高教職工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
(三)開拓思路,創新組織生活形式
適合的形式,對組織生活的有效開展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否則就會起到消極阻礙作用。高校黨組織生活的形式應該根據內容的需要,堅持多樣性。高校教職工黨支部應該開拓思路,從實效出發,挖掘出適合高校黨員特點的活動形式,激發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積極開展以黨員為主體的專題組織生活,以視頻、公眾號推文等多媒體形式來豐富組織生活形式。通過新媒體加強校內外黨支部之間的信息交流,達到資源互補,增強支部活力。充分利用高校教工黨員智力優勢,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開展服務社會活動,從中達到教育目的。此外,還可以運用移動新媒體技術,建立黨務平臺,利用微信、QQ、微博、直播平臺等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校的文件會議精神及時傳達給黨員,組織網絡社交圈,增強組織生活的靈活性和時效性。
(四)高度重視,激發組織生活主動性
創新高校機關黨支部活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黨員主體地位。支部活動要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網絡通信的時效性優勢廣泛聽取、征集廣大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在組織生活中,黨支部應強化黨員的參與意識,利用多種渠道直抒己見。借助新媒體的透明性,選任政治素質好、有較高組織領導能力的黨支部書記。通過黨建平臺等網絡平臺的公開性,充分發揮教師黨員的輿論監督作用,時刻關注黨支部動態,參與討論、提出建設性意見。黨支部也可借助網絡數據的統計分析,時刻了解黨員思想動態發展,制定有針對性的發展計劃。
四、結論
當前,利用新媒體創新黨組織生活模式,是高校黨務工作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基層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工作要與時俱進地適應信息網絡化的時代特點,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促進黨組生活的現代化、科學化、高效化,進而確保黨的建設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時效性和主動性,彰顯出新活力。提高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內在需要。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調查研究,首先從歸納、總結高校教師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困境入手,然后再從制度、形式、內容、保障等方面系統地分析形成目前組織生活困境的原因。以目前組織生活的現狀為基礎,結合新媒體和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提出改進和提高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的對策,以希望能借此有效提高組織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包家新,楊茹,吳婷婷. 高校黨支部組織生活創新思考[J].中國市場,2016, 17: 83-84.
[2]李書臣,王君麗,田野. 高校基層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實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9:106-108.
[3]熊嘉陽. 淺析如何提高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3:42-43.
[4]彭恩勝. 優化高校教師黨支部活動的制度路徑[J].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4:67-79.
[5]諸俊,何西培. 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項目化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5,2:5-8.
[6]李鴻雁.高校教職工黨支部組織生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文教資料,2017,26:166-167.
[7]王會,高呂和,楊梅. 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活動內容與形式創新探索——以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74-76.
[8]馬愛民,鄭立元. 傳承與創新——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策略[J].教師,2016, 14:89-90.
作者簡介:
周鶯(1982年7月),女,漢族,江蘇省蘇州市人,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現代信息技術。
龍玥(1984年9月),女,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黨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