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澤琴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改革是教育改革部關注的一項主要問題,不斷持續的更進讓小學語文課堂重現活力。其中改革目的就是為了讓教學模式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緊跟社會前行的腳步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將從這一觀點出發,簡要描述新課改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會對教師提出的綜合要求進行淺析,最后針對性給出具體的改善措施,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 教育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077-02
小學語文作為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科目,對其進行改革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的根本方法,同樣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新課改的浪潮中,國家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改革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它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育理念,讓學生的思維意識得以開拓,使學生的素質得以全面發展,這對加強學生語文涵養與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關鍵性作用。所以教師與學生要積極配合,以全新的理念去接受并付諸實踐,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貫徹落實新課改提出的要求
自從我國頒布了新課程改革的方案后,所有中小學都在積極響應這一號召,加大了對教師隊伍的建設,積極投身于語文教學改革當中。讓教師參加課程培訓,從教學理念上進行變革,并且為了教師能夠快速掌握新課程下的教學內容,眾多學校投入的人力與財力也在不斷加強。盡管付出了這么多努力,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根深蒂固,只在意識上形成共鳴,存在的只有表面理解,使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得不到貫徹落實。
(二)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與行為尚未形成同一性
新課改的宗旨在于轉變固有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師與學生的思想意識,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的教育方式與教學理念在新課改的沖擊下都得到了有效改善,能夠認識到新課改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性。雖然思想上得到了改進,但依然有部分教師的認知能力不足,或者是無法做到思想與行為統一,只注重口頭表面的教學,實質上根本沒有發生改變,缺乏實在的具體舉措,阻礙了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改革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一)教師必須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對其教學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僅能夠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還能對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改下要求教師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被落后的教育制度所淘汰,同時還要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可以做到隨時更新思想體系,將全新的教育觀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自我思想意識提升的同時保障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在課堂教育教學當中必須構建多元化知識結構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當中尤為重要的一科,它包含的不單單是語文課本內容,還綜合了多方面的課本知識,涉及領域甚廣。因此對語文教師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標準,在了解專業課程知識以外,還要具備其它學科的掌握能力,從而為學生提供優良的課堂教學。這樣就能夠在授課的過程中隨時為學生解疑答惑,不僅解決了課堂難題,還為學生拓展了學習知識,不斷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多元化,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保障。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改革的具體舉措
(一)科學運用創新教學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力培養學生興趣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渠道,這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課的講解中,要努力挖掘與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此來提高課堂活躍度。利用現代化手段,將課本內容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或是讓同學進行話劇表演,以新穎的方式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高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巧妙融入情感元素,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
在對語文教育教學進行整改的過程中,人文素養的培育愈發顯得重要,而情感教育也是小學語文課堂當中應該注重的一項內容。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當多注重與學生情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教學當中實現情感共鳴,例如在古詩文閱讀和課文朗讀當中,讓學生體味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情感,這樣會形成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的人文情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尚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要把重點放在教學理念上,及時做到轉變與更新,同時還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利用創新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的全面進步,最終使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實現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嚴欣.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M].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0.
[2]郝建民.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