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瑩飛
【摘要】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應該全面推行改革措施,轉變課堂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小學語文 教學方式轉變 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53-02
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綜合能力,就必須注重推行語文課程改革,在此基礎之上,促進學生成績的不斷提升,語文掌握能力的進步。
一、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
(一)轉變教學觀念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不僅學生能學到一些知識,教師也會得到一些進步和發展。因此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夠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且積極的引導學生學習。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以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到一些真正的知識和能力。
(二)學習空間的開放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良好的自由的學習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和學生加強交流和溝通,不斷地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和思考,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三)情感教學很重要
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小學語文教師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教師講學生聽,并且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學生學習過程當中,僅僅是簡單的記憶以及機械的記憶,課堂學習效果非常不明顯。教師教學沒有情感的投入。就是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投入足夠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護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并且通過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夠保護學生自尊心。做到真正的關注學生熱愛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四)語文教學實踐
語文學科具有自身特殊性,必須促進學生掌握并且運用語言文字,因此實踐性課程非常重要。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教師必須注重語文實踐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以及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這也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二、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
(一)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想要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和變革,就應該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精神動力,并且指明正確的學習方向。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能夠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工作。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也是非常關鍵的。學生明確課堂學習的主要目標,那么便能夠有效地提高注意力,準確的區分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與此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自身語文素養。
(二)做好科學的評價工作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作出科學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并且激勵和調節學生的學習。除此之外,在開展評價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從正面進行積極的引導,采取鼓勵的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些指導和評價。另外在評價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具有針對性地找到學生自身的閃光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恰當的表揚,并且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保證客觀科學的評價,不予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突出學生的優點,贊美學生非常重要。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也會存在一些缺點和問題,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方式,委婉地提出希望,并且指正學生的錯誤。只有這樣才會保護學生自尊心,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語文知識。
(三)必須遵循教育規律
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夠從細節以及整體上來掌握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之后,按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來推行一些改革內容。在講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將預習備課工作以及講授工作和實際訓練工作充分的結合在一起,并且要體現明確的教學目標。除此之外,由于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應該注重進行朗讀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去理解文本,并且感受文本當中的真正內涵。通過朗讀能夠促進學生深入課文,掌握一些知識,并且鍛煉自己的能力。在朗讀過程當中能夠識別一些比較困難的字,并且培養學生的語感體會文章作者的感情。設計好課堂問題非常重要。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課堂問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指明學生的學習方向,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語文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轉變教學方式并且關愛學生,促進學生良好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巴.淺談新課改形勢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J].中華少年,2016(14).
[2]劉婭.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教育:文摘版,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