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彭瑜婧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手機移動用戶的不斷增多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泛娛樂化對大學生的影響不斷擴大,逐漸滲透到當代大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當娛樂已經成為一種行為習慣,這對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沖擊力是巨大的,我們應按照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結合實際,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泛娛樂化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方法
【基金項目】廣東白云學院校級教研項目“泛娛樂化背景下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研究”(BYJY201705)。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092-01
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在他的著作《娛樂至死》中指出,現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他感嘆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泛娛樂化的影響伴隨著近年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擴大,尤其是伴隨著手機移動用戶的不斷增多,泛娛樂化日漸滲透到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近年來電視節目中各式各樣的娛樂八卦節目、歷史穿越節目,移動互聯網中的各類娛樂項目,如各類手機游戲、微信、QQ等社交軟件等幾乎占用了人們全部的空余休閑時間。這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行為方式,也深刻改變了人們認知外界事物的方式方法。
一、泛娛樂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年8月《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到4.22億。在年齡構成上,以10-39歲群體為主,占整體的72.1%: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根據數據顯示,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另一只手”,已經成為身體的重要外延。據課堂調查顯示,現代大學生使用手機的頻率非常高,幾乎是機不離手, “手機依賴癥”非常嚴重。在手機用途方面來看,打“王者榮耀”類的游戲、刷微信、逛購物網站、煲電視劇、看網絡小說等相關軟件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查閱資料、背英語單詞、看時事新聞等學習軟件的使用頻率。信息時代,玩手機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重要的學習與生活方式。而這種“玩”的生活方式,已經嚴重影響了當代大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價值判斷。他們可能認為,上課沒有玩手機有趣,背單詞沒有刷朋友圈有趣,閱讀沒有煲劇有趣、思政課不播放視頻聽不下去……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系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從內容上來說,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抽象化、理論化的特征。從立德樹人的功效上來說屬于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無法做到類似于專業技術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容易出現實際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學生玩手機、遲到早退、睡覺等消極懈怠的現象。然而,通過上課點名、課前上交手機等硬性規定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上課態度消極的狀態。要想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必須回到課程本身,根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生實際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古語有云,師者,傳到授業解惑也。傳統課堂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被動受體。這種傳統授受關系之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充分發揮。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1998年左右出生,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動手能力強、個性鮮明,敢于挑戰權威、質疑權威,愿意去聽對自身發展有用的、跟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豐富有趣的課堂。所以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發揮當代大學生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參與度,打造師生共同主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堂。
三、采取多樣化、具體化的教學方式
泛娛樂化背景下,95后的學生喜歡鮮活有趣的東西,在沒有高考等升學壓力的情況下,如果按照高中政治、歷史課的方式來講述《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課程,肯定不會受學生歡迎。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因材施教、因班而異。
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主要講述的是鴉片戰爭至改革開放這段時間的歷史,從具體的歷史的角度讓學生理解四個選擇,即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從而增強對國家基本制度、方針政策的認同和自信。它不同于中學歷史課程,源于具體的歷史事件,具有更高層次的價值追求。如在講到鴉片戰爭相關內容的時候,根據廣東獨特的歷史文化,設置相應的學習活動。活動主題為:1.參觀鴉片戰爭博物館、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形成圖文并茂的PPT匯報。2.根據參觀內容,制作微電影、微視頻。3.查閱歷史資料,以話劇、演講等形式展示相關主題。4.觀看相關電影、撰寫影評。每個班級分成若干小組,組長負責制,任選一種形式作為學習活動。通過活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課堂參與性,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加深對于鴉片戰爭歷史事件的理解以及中國落后挨打的國際國內背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與時俱進,教學工具的現代化
在手機成為現代人的“另一只手”,成為身體的重要外延的信息時代。一方面,作為傳播、查閱信息最便利、重要的交往工具——手機,既不應該也無必要去制止學生玩手機。另一方面,課堂上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手機的先進生產工具的重要作用,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目前麥可思、藍墨云班課、雨課堂等軟件非常好的在課堂得到了傳播和應用。如雨課堂,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手機上裝上雨課堂APP,可以實現網絡線上的點名、發布作業、上傳學習資料等活動。該類軟件非常接地氣,深受95后大學生歡迎。教師線上線下配合得當,可以有效整合課程資源、教學效果實現最大化。
時下學者們對于泛娛樂化的利弊均有不同的認識。有人認為泛娛樂化弊大于利,在這樣的背景下,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了迎合學生需求而努力的使課堂娛樂化,如把課堂打造成娛樂節目,引得學生哈哈笑,效果熱鬧非凡,卻遠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也有人認為泛娛樂化有利有弊,從上世紀末到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方式不斷地、快速的發生著變化,這是時代進步的表現。因此,從過去的紙質書籍到現代的電子書籍,從過去的靜態圖畫到現在的動態影視,從過去的搜集知識的工具的有限到現在的工具的無限進步,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遷,這給泛娛樂化提供了基本的時代背景和工具基礎。人們接收外界事物心理上呈現的趨向于動態、形象、直觀的態勢具有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因此,在面對時代巨大變遷的同時,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想上要與時俱進,工作方式上要不斷改進,要去了解時代的變化、了解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話語體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學生喜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功效。
參考文獻:
[1]尼爾·波茲曼著.《娛樂至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03頁.
[2]《第 40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年8月.
[3]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