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源
【摘要】小學語文作文評改教學中,教師要想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就要教會學生自主評改作文的方法,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作文評改,并且要抓住作文講評,讓學生作文評改能力更上層樓。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評改 學生 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109-01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經歷由扶到放的過程,而且要讓學生逐步學會自主評改,真正實現學生作文評改中的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如何評改作文,知道自身和同學作文中的優點和缺點,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修改,讓自己的作文更為出色。
一、教師要教會學生自主評改作文的方法。
教師在教給學生自主評改作文方法的時候,要能夠做到層層遞進,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學會不同層次的作文自主評改。習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師的教學難點,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習作之后,要引導學生學會作文評改,改變過去只有教師參與作文評改的現狀。對不同年級的學生,作文評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到層層遞進,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作文評改中,目標有側重,重點有突出,逐步提高作文評改能力。如在北師版三年級上冊《寫一處你熟悉的景物》作文教學中,教師在自主評改指導的時候,因為是學生剛剛接觸作文評改,那么教師在指導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首先評改作文中的錯別字和語句不通順的句子,并根據作文的習作要求看小作者是否真正寫出了自己的所想所悟,然后給出自己所認為的指導意見。而到了四年級,學生去寫《我的老師》習作的時候,習作要求抓住一兩件事寫一位老師,并通過點評互改,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要求學生圍繞中心選擇和組織材料,把人物動作、神態寫得細膩感人。教師在指導學生對文中的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的句子進行修改完之后,還要再次閱讀同學習作,看學生是否是抓住一兩件事來寫的老師,文中是否有動作和神態描寫,如果沒有達到作文要求,應該怎么修改,并且要善于和小作者進行交流,促使小作者按照習作要求對作文進行二次修改。這樣層層遞進的作文評改,讓每一個年級的學生作文評改都有所側重,作文評改能力自然也就獲得了提升。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作文評改。
在最新頒發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獨立修改作文的能力,放手讓學生修改作文,掌握修改方法,提高修改能力,不僅是教師的責任,也是學生自主評改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但是作為小學生,作文評改能力尚不足。如果單憑學生的獨立完成,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提升會較慢,教師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作文評改,讓學生在小組相互交流中不斷提升,相互碰撞,真正實現作文評改的主體地位。在創建合作小組的時候,教師要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以每組4-6人的形式組成作文評改小組,在作文評改小組中既要有寫作能力強的學生,也要有寫作能力弱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讓不同寫作層次的學生組建在同一個合作小組中學習教師指導的習作評改方法。那么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交流,互相碰撞,有利于小組整體評改水平的提升。
三、抓住作文講評,讓學生作文評改能力更上層樓。
在學生作文評改之后,教師并不是只當放手掌柜,就不再管學生的作文評改了,而是要緊扣住作文講評,讓學生的評改能力更上層樓。我們不得不看到,學生雖然完成了作文評改,但是并不代表著學生都已經掌握了作文評改的訣竅,知道了自己的作文應該怎樣修改才能達到一篇優美作文的要求,因此教師的作文講評就顯得至關重要。在作文評改中,教師不僅要講學生的作文評改已經達到了什么目標,還欠缺了什么內容,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作文評改進行講評,教會學生如何才能評改才能更上層樓。如在北師版六年級習作“英雄話題作文指導”作文教學中,學生完成習作后,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習作中的優點和問題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評改,既要讓學生評改出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劃出優美的詞句,也要評改出學生作文的不足,勾畫出不通順的句子。并針對作文寫作目標,讓學生評改出同學選材是否合理,開頭結尾是否精彩等。在學生自主評改之后,教師要在班內進行作文的講評,既要針對學生習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優點進行講評,也要講評學生作文評改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優點,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明白如何進行作文評改才能實現作文能力的提升。
總之,教師要想實現學生在語文作文評改中的主體地位,就要關注學生現在的作文能力,選擇適合學生的作文評改要求引導學生自主進行作文評改。教師要把握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共同交流,共同提升。
參考文獻:
[1]邊曉紅,王春玲.快樂作文教學芻議[J].學周刊,2012-04
[2]汪燕.快樂——作文教學的永遠追求[J].新課程(中學),2014-07
[3]唐關兵.從興趣到能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肩負重任”[J].新課程(小學),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