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丁夏夏 沈永祥
摘 要: 對于醫院思想政治工作來說,面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只能積極應對不能被動應付,只能牢牢把住不能放任自流。因此,積極深入探索互聯網載體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從中找出利用互聯網載體建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互聯網+ 公立醫院 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來,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得到迅速普及和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4.3%,中國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已滲透到我國各個領域,同時也對思想政治工作產生重要影響。十九大報告多次提到互聯網,明確指出互聯網在意識形態工作領域具有的重要作用。隨著公立醫院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改善醫院職工工作環境,維護醫院職工思想穩定,統一醫院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對確保完成公立醫院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互聯網+”時代對開展公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介質,具有無可比擬的時效性、全時性、海量性和開放性,其傳播渠道、傳播形態及傳播方式的多樣化,為思想政治工作由傳統的單向灌輸到雙向交互、由靜態到動態、由現實到虛擬的豐富深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是深層次、全方位的,海量信息的涌現,為醫院職工發掘知識、開闊視野、分享體會、相互交流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也為做好醫院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多鮮活的素材、更多扎實有效的舉措,成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陣地。
(一)互聯網技術的公共開放性對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信息傳播媒介不同,互聯網是一個開放共享的知識海洋、信息海洋,是信息交流、溝通學習和信息資源完全開放共享的平臺。人們可以很容易從網絡上獲取對自己有益或者是感興趣的知識和信息,甚至是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反映自己的訴求。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豐富的知識內容,有針對性地汲取營養,豐富知識儲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和堅守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陣地,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傳播正能量,及時準確地將最新的黨和國家政策、相關的文件會議精神,特別是公立醫院改革、現代醫院管理建設等方面的內容推送到全院醫護員工手中,讓廣大醫護員工迅速獲取正確信息,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及時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推動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
(二)互聯網傳播即時性的特征能夠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時效性。網絡信息發布流程簡單,傳播及轉載速度非常快,同時接受和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快捷。社會上一旦出現一些熱點事件,相關信息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網上,網民們會根據自己的研判發表對事件的看法。公立醫院思政工作者從網上隨時獲取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各方面信息,特別是了解國內外醫療同行的先進經驗、管理方法及醫學科技發展前沿和最新動態,結合自身實際,篩選出具有針對性和借鑒性的思想政治信息和政策迅速傳遞轉載出去,做到有的放矢,極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
(三)互聯網的互動性能夠使醫院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更加多元化。網絡信息的傳播是多元化的傳播,呈現出“一對多,多對群”的特征,在網上所有人都能夠積極參與,也都能夠發表觀點,形成廣泛互動。醫院思政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不受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借助各種移動終端等網絡手段及時交流思想動態,分享彼此對時事熱點的見解,可以進行意見、觀點和知識的生產、交換,打通醫院職工更便利有效的參與政治渠道,促成更科學更合理的政治決策,提高職工政治參與的質量,進而統一思想認識,促進醫院各項事業的發展。
(四)互聯網的虛擬和平等性加強了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建設。網絡參與者在不透露個人真實信息和不區別身份對待的情況下,平等自由地表達和接受相關信息,開放的網絡平臺,打破了傳統的面對面的溝通、說教、交流工作模式,這種狹隘局限的工作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利用互聯網優勢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已經刻不容緩。醫院思政工作者可以廣泛地搜集和發掘正面的信息資源,結合醫院自身實際,綜合思想政治工作特點,圍繞醫護人員特征,制作一些易于接受、有吸引力的、充滿正能量的圖片、視頻,并借助網站、微博、微信和QQ等給予正面的、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由傳統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動態和看法,解決由面對面談話帶來的緊張壓迫感而不愿溝通交流的難題,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受教育者自由平等的對話。這樣的平等更有利于傳播者和學習者產生共鳴,更有利于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化建設。
二、把準“互聯網+”載體建設脈搏,推動公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信息泛濫和信息的不可控性,信息內容良莠不齊,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值得商榷。員工之間可以跨越時空和地域隨時隨地地聯系互動、討論問題,使各種思想輿論在網上相互疊加,很可能發揮一定的擾亂甚至誤導作用,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挑戰和新考驗。如何有效加強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擁抱“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利用“互聯網+”,從而更好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黨員,是每位思政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解決的問題。
(一)要深入研究互聯網傳播規律,在與傳統媒體優勢的互補中,對公立醫院員工產生正向影響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用好傳統媒體信息來源權威、報道全面客觀、學理性思辨性強等優勢,又要充分發揮新媒體靈活開放、易于傳播等特點,著力推進二者在平臺和內容上的共享融通,以多樣化、立體式、綜合性的傳播方式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服務公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服務公立醫院主流意識形態的培育和鞏固,服務公立醫院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
(二)要尊重教育對象的主體性,與之形成良性互動。是否充分尊重傳播對象的主體性,能否有效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是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載體能否有效發揮作用的重要考量。在互聯網環境下,傳統的單向灌輸,不僅收不到預期成效,反而會引起教育對象的反感。互聯網意見生產與傳播的多元交互,主體平等,時刻提醒著教育工作者圍繞教育主體對象,有的放矢、靈活多變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貼近教育對象的思想實際,關注他們的特點和情感,發展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創造力,鼓勵他們在對話、討論、深思、辯難中明辨是非、融入主流、篤信力行。
(三)要利用互聯網手段,創新公立醫院思政理論學習方式。不斷強化思政理論學習的實效性,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影像、圖像、聲音、文本有機結合,提升思政理論學習的趣味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加強理論課程的課后互動,充分結合視頻課堂、教學直播、課題研究、答疑解惑等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廣泛覆蓋。主動利用“微信群”“QQ群”等移動交流平臺,加強與員工的情感溝通,密切關注員工生活狀態和思想動態,充分考慮醫院員工的任務多、工作累、時間緊等實際情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生活新空間,極大地拓寬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深度和廣度,面對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正確看待互聯網,積極擁抱互聯網,用好管好互聯網,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揚長避短,助力創新,一方面要不斷推進和加強方法的教育,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要探索新辦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不斷改進和優化教育方法,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新規律,注重教育的關聯性、創新性、時效性、互動性等特點,推進“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從“指尖”到“心間”,線上線下合力育人,堅守意識形態領域的網絡陣地,永葆公立醫院公益性的鮮亮底色,將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真正貫穿到價值引領全過程,努力開創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金艾裙,李仟仟.提高“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措施[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1).
[2]李海龍.基于“互聯網+”創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規范化建設[J].赤子(上中旬),2017(04).
[3]邵然.“互聯網+”時代下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究[J].改革與開放,2016(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