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琴
摘 要 數學思維能力作為數學的核心素養之一,對學生學習數學有重要的影響。然而,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其不但需要教師和學生長時間的堅持和配合,還需要恰當的教學方法來輔助。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時,一方面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一方面還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做到這兩點更有利于思維訓練教學效果的顯現。
關鍵詞 小學數學;思維訓練;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234-01
數學是一門邏輯推理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各種思維方法的支持和運用,如:抽象思維、邏輯思維、比較思維等等。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教學基礎的數學知識之外,還應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呢?我認為,要想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從學生的解題過程入手,這樣做既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對促進數學課堂的高效性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我將立足于數學教學方法來談一談如何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通過對比教學法,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
所謂對比教學法,就是在同類題型的對比中,揭示數學問題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方式的教學方法。在小學階段,通過對比教學法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防止學生片面的模仿例題,形成死套路,對提升學生的解題靈活性有極大地幫助。
例如:在教學《分數除法》這節課時,我就是通過應用題的對比教學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首先,我將要解決的應用題呈現給學生,即:一艘船從A地去往B地,已經行駛了100千米,相當于全程距離的2/5,請問兩地相距多少千米。其次,在教學這道應用題時,我先將它改編成了A、B兩地相距250千米,一艘船從A地到B地已經行駛了全程的2/5,請問,這艘船行駛了多少千米?這樣,除法應用題就變為了乘法應用題。然后,我會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這兩道應用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大約10分鐘后,我選擇了一組學生派代表回答問題,學生表示相同的地方是:如果將A、B兩地的距離看做單位1,船都行使了全程的2/5,不同點是:第一道應用題要求的是總距離,用到的是除法,而第二道應用題要求的是船已經行駛的距離,用到的是乘法。最后,根據學生的總結,我們把全程單位1設為x,全程距離的2/5為100千米,相當于2/5x=100,那么x=100÷2/5,x=100×2/5=250。這跟第二道應用題當中的250×2/5=100是相同的思路。可見,通過對比教學可以清晰形象的使學生明白除法和乘法的數學關系,對于促進學生掌握數學規律,提升思維的靈活性有重要的幫助。
二、通過語言訓練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我們知道,語言表達的順暢性和邏輯性也是體現學生思維是否清晰的標志。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表達數學題意和思路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教學《小數除法》這節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一道數學應用題: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購進了童話系列圖書和科技系列圖書共225本,其中童話系列圖書每本18.5元,科技系列圖書每本20.5元,學校共花了4412.5元,請問學校每種圖書各購進了多少本。其次,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表達題意和思路。下面是我班一位學生的描述:題意:已知學校購進總圖書225本,共花了4412.5元,其中童話系列圖書18.5元一本,科技系列圖書20.5元一本,求解童話系列圖書買了多少本,科技系列圖書買了多少本。思路描述:
(一)以書為角度,學校共買了225本,如果設童話系列買了x本,則科技系列買了(225-x)本,公式為18.5x+20.5(225-x)=4412.5。
(二)以錢為角度:學校共花了4412.5元買書,若設童話系列圖書花了x元,則科技系列圖書花(4412.5-x)元,公式為:x÷18.5+(4412.5-x)÷20.5=18.5+20.5。然后,我會再找其他學生對學生的描述做出評價或補充。最后,引導學生采用正確又簡便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這樣做,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度。
三、通過動手操作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課程除了邏輯思維較強之外,還具有鮮明的抽象性,在數學課堂中,當學生受具體思維的影響,難以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動手操作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通過動手操作,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感官,提升學生的專注度,還可以將抽象的思維具體化,對學生理解數學問題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圓柱表面積”這一知識點時,我要求每位學生都準備了一個礦泉水瓶。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我要求學生觀察瓶子的形狀(圓柱),并將瓶上的商標紙撕下來印在紙上。其次,引導學生觀察商標紙展開圖和未展開時的關系,理解長方形是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圖。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圓柱表面積的求解公式,總結出圓柱的表面積S=2 r2+2 rh(其中r為底面半徑,h為圓柱的高),這樣做對于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有重要的幫助。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數學成績進步的同時,能力也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稅忠.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薛調霞.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