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娜
【摘要】研學后教理念下對話教學模式的應用是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重要嘗試,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文對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模式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探究,以期為現代小學數學教學優化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研學后教 小學數學 對話教學 模式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34-02
對話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學主體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來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式,從對話教學的實質來看,對話教學的實施具有三個層面的內容,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和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小學數學課應用對話教學模式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創新數學課組織方式的重要嘗試,在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品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學后教理念在小學數學對話教學中的融入應用
研學后教理念簡單的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先進行研學工作,再開展教學工作,這其中的研學有三個層面的內涵,根據教學元素,可以分為教師與教材、學生與教材以及教師與學生。這體現在對話教學活動開展中,可以簡單的概括為教師對教材的研究和分析、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教學活動。另外,研學后教理念中后教也包括三個層次,即自己教、同伴教和教師教,這同樣指導著對話教學的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因此,研學后教理念與對話教學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實際小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相關方面的工作,比如創設對話情境,引導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教材對話,比如激發學生的對話意愿,也就是要激發學生的“研學”主動性和“后教”積極性,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用研學后教理念來組織對話教學活動的具體開展。
二、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數學對話教學課堂的組織策略和措施
(一)創設對話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課組織方面應用對話教學模式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考慮如何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創設情境,一個良好的對話教學情境能夠讓小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有利于對話教學活動的開展。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創設以下兩種對話教學情境。首先是矛盾性的對話教學情境。矛盾的存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開展對話的動力,激發學生參與對話教學的積極性。其次是問題性教學情境,這主要是基于學生的好奇心開展的對話情境教學,例如在《位置與方向》這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假定某個游客求助某個景點位置,向學生提出問題,或者是開展“迷宮”教學,設定某一個學生進入到迷宮中出不來,需要給予位置和方向提示等,通過這種問題教學情境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對話,激發學生參與對話教學的主動性。
(二)激發學生引起對話意愿的策略
上文分析中我們提到,對話教學的根本是凸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論是生本對話、生生對話還是師生對話,其最重要的組成主體是學生,因此,激發學生的對話意愿是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核心和關鍵。激發學生的對話意愿,要從小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可以嘗試應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教授會要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知識探究意愿,開展對話教學。具體的說,就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進而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材料設疑激發學生提問,也可以通過設計開放性問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其次,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意愿,這是開展對話教學的基礎。激發學生的興趣意愿,教師要做到兩個滿足,即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在認知需求方面,主要是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而情感需求則主要是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自信心和滿足感。
(三)注重科學引導對話開展
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課中的應用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但是小學生的興趣維持度、好奇心和注意力集中都是比較有限的,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好自身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根據學生在對話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時的用語言進行引導,適當的調節教學節奏等,科學、持續的引導對話教學開展。
結束語
對話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在充分認知到學生特點和教材特點的基礎上,做好情境創設、意愿激發和科學引導,從而確保對話教學的持續應用,提高數學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小林.淺析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23):267-268.
[2]王得圣.試論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6(29):66-67.
[3]占瑞美.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16):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