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蕾 袁迎松
摘要:隨著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社會和企業不僅注重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而且更加關注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群體,他們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立足崗位,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加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充分和高質量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核心能力;作用
一、職業核心能力概述
職業核心能力是人們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適應崗位的不斷變換,是伴隨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1998年,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把職業核心能力分為八項,稱為“八項核心能力”,包括:與人交流、數字應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革新、外語應用等。[1]
二、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現狀
根據我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對2015屆專科畢業生開展的就業調查結果中來看,2015屆專科生職業能力滿足度為22.23%,其中難以滿足工作需要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創新能力(40.41%)、應用分析能力(40.40%)、溝通交流能力(37.92%)、科學思維能力(33.06%)、管理能力(29.46%)和動手操作能力(19.38%)。此外,2015屆專科生職業素養滿足度為28.86%,其中難以滿足工作需要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做事方式(39.62%)、情感與價值觀(34.85%)、自我管理(31.33%)、工作態度(29.61%)、適應環境(27.63%)和個人品質(18.88%)[2]。
每年我系都會對應屆畢業生進行稱職狀況調查,讓學生在返校答辯時帶回蓋有企業公章、人事部簽署意見的調查表。以2016屆畢業生問卷調查情況為例,本次回收有效問卷總份數676份。表格分為三大部分:職業道德素質、職業能力素質、職業發展能力。在職業道德素質、職業能力素質、職業發展素質三個大方面中,企業對畢業生的表現狀況認為比較一般并且比率超過26%的是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面、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應用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社交能力、管理協調能力、創新開發能力、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敬業精神、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面、外語應用能力、表達能力、創新開發能力方面,個別企業認為學生表現較差,這些數據表明我系人才培養工作遠沒有實現“人人成才”的目標,畢業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與企業崗位要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三、輔導員在提升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中的方法和策略
(一)轉變觀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和水平
高職院校輔導員首先要給自己準確的定位,改變過去對于輔導員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管衛生、管紀律、管出勤”的錯誤概念,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群體,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我們要扮演好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角色,首要任務就是給自己充電,必須要具有“高于學生的高度,廣于學生的寬度”這樣的知識儲備和思想境界,才能調制出學生需要的并且有營養的“雪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要積極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式和政策、法律法規、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指標,并且要多參加相關的培訓,比如:職業指導師培訓、創業指導師培訓、GCDF培訓,掌握進行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相關的知識和技巧,這樣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惑。
(二)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從思想上提升對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視程度
比起本科生,高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較差,部分學生甚至將打游戲作為自己的主業,天天通宵達旦,幾乎達到癡迷的程度,絲毫沒有感到就業的壓力。大部分高職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核心能力對于自己今后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不愿意參加第二課堂的活動,總覺得工作是件很遙遠的事情,等到大三找工作的時候再說,其結果可想而知。
高職院校輔導員要針對學生的突出問題,在日常管理中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認識到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幫助他們制定學習目標,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和競賽,為將來步入職場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積極與專業老師溝通,主動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討論和制定
大部分專業老師認為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輔導員和學工處的事情,他們只需讓學生掌握好專業知識就可以了,因此,在指導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他們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面對這種狀況,高職輔導員可以積極與專業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主動參與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討論和制定中來,這樣可以更加清楚自己所帶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圍繞專業進行主題班會等活動的開展,從而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李政,劉志新.論輔導員對大學生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引導[J].科教導刊,2011 (1).
[2]余斌,張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路徑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8 (15).
[3]黃堅,蘇瑞濃.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特點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1 (2).
[4]王鳴柳,廖艷萍,廖克玲.核心競爭力視野中的人文素質修養[J].經濟研究導刊,2011 (16).
[5]周恩遠.按專業設置優化高校社團結構的理論思考與工作架構[J].當代教育論壇,2011 (5):96.
[6]胡寒春.創建學習型高校社團文化芻議[J].文教資料,2012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