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摘要】以乙醇為例,展現了乙醇三個階段的層級發展,體現了課程的階段性和發展性。關注不同階段層級發展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構建本學科的知識體系,有助于教師的自我完善。
【關鍵詞】乙醇教學 三個階段層級發展 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61-01
新課程設置了不同模塊,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多種選擇的課程資源。同一知識點可能在不同教學模塊出現,但是其作用和對學生的要求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我們考慮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需要我們體現課程的階段性和發展性,體現不同模塊螺旋上升的層次要求。現以“乙醇”為例,談談其在高中化學三個階段的層級發展。
一、乙醇三個階段的層級發展要求
第一階段,必修2中“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的教學。課程標準要求知道乙醇、乙酸、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認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化學性質”在教材的呈現內容有:與金屬鈉反應;氧化反應(燃燒和催化氧化);本節第二課時介紹乙酸時呈現了乙醇與乙酸酯化反應。
此階段教學,要注意乙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較少關注有機化學的邏輯體系,更關注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第二階段,選修5中“第三章 烴的含氧衍生物”的教學。課程標準要求認識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它們的轉化關系。“化學性質”在教材的呈現內容有:與金屬鈉反應;氧化反應(催化氧化、與重鉻酸鉀反應);消去反應、與氫溴酸取代反應。
此階段教學,從乙醇的學習上升到醇類的學習,更關注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從第一階段的關注應用過渡到關注有機物結構和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哲學思想。
第三階段,高考復習的教學。該階段的學習,是要將乙醇更好的融合在有機化學體系,構建有機化學與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等知識間的橋梁,此階段的學習更關注的是不同模塊知識間的融合度。
二、乙醇三個階段層級發展的教學實踐案例
1.重視從日常生活入手的必修2中乙醇的教學
環節1 從乙醇用途了解其性質
【任務1】乙醇在生活生產中有哪些用途?反映了乙醇的哪些性質?
環節2實驗認識乙醇的化學性質
【任務2】實驗1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2模擬交警檢查酒駕;實驗3乙醇與鈉的反應。
環節3 從性質認識其結構
【任務3】比較金屬鈉與水和乙醇實驗現象的不同,分析其原因。從乙醇與乙烷的性質對比表格中分析其性質差別的原因。
環節4根據乙醇的學習,總結認識有機物的思路和方法。
乙醇在必修模塊的側重化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課堂中的探究立足于實驗,以增強學生對乙醇的感性認識為主要目標。在學生發現金屬鈉與乙醇反應比與水反應緩和,發現乙醇與乙烷性質的巨大差異時,就會初步體會到乙醇結構對性質的影響,從而逐漸發展對有機物機構決定性質的認識。
2.重視有機類別的選修5中乙醇的教學
環節1 認識醇類
【任務1】醇的定義及分類。
【任務2】根據教材中的表①、表②、表③中相對分子質量與沸點數據,探究其中規律。
環節2醇類結構與化學性質
【任務3】結合乙醇的性質及斷鍵方式,探究醇類的催化氧化和消去反應。
【任務4】觀看視頻探究乙醇、溴化鈉與濃硫酸加熱制取溴乙烷,如何檢驗溴乙烷的生成?
環節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醇類有哪些更進一步的認識
乙醇在選修模塊中是以增強學生對乙醇的理性認識為主要目標,課堂探究立足于結構,更加關注結構與性質的關系,突出化學學科“結構決定性質”的重要特點和學科思想,引領學生從化學原理入手進一步揭開醇的性質,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哲學思想。
3.重視知識融合的高考復習時乙醇的教學
環節1 感知氫鍵
【任務1】乙醇的相對分子量比氯乙烷要小,沸點為什么比氯乙烷的要高?
環節2乙醇與不同類別物質間的轉化關系
【任務2】乙醇分子中不同的位置的斷鍵可能發生哪些反應?
【任務3】請將上述反應涉及的物質通過關系圖網絡化。 環節3燃料電池
【任務4】惰性電極,KOH溶液作為電解質溶液,寫出乙醇燃料電池的正負極電極方程式。
環節4高考真題剖析
乙醇在高三復習的教學中,更注重的是它與有機化學體系的融合度,課堂中學生通過乙醇斷鍵方式的復習,進而將眾多有機物構建網絡,讓學生明白乙醇的“前因后果”,使學生的知識真正實現內化。同時電化學的引入,很好的實現了不同知識模塊的融合,體現了復習教學的高度與廣度。而高考真題的剖析,是進一步落實考綱,突出主干,重視化學思想,培養綜合運用能力。
三、總結
從乙醇這三個階段的層級發展,不難看出乙醇在教材中的“螺旋式”構建,而像乙醇這樣的知識點還有很多,所以我們應該是從整體角度把握一系列的課,要根據不同階段層級發展的教學目標,有規劃的系統教學,構建一個適用于學生本階段科學素養提升的教學方案,使各階段教學間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這樣有助于學生構建本學科的知識體系,使學生的學科素養在學習中得到充分提升,而這也是教師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羊贊梅,李明喜.元素化合物知識在不同階段層級發展的實踐研究[J].化學教育,2013(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