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麗
摘 要:在教學實踐中,“讓學引思”包含兩個過程,即“讓學”與“引思”,兩者在關系上是辯證統一的,其中“讓學”是途徑,“引思”是結果。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探討了讓學引思理念在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讓學引思;課堂教學
新修訂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在原有《思想品德》德育基礎上進行的一次全面升華,它的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健康生活等等,是培養中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媒介。自2016年起我國基礎教育中開始全面實施《道德與法治》教育,面對新課程、新理念,作為一線教師,應如何踐行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呢?嚴格來說,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兩個方面,即“以學為主導”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而其理論依據,可概括為“讓學引思”,其中“讓學”是過程和方法,而“引思”則是“讓學”的目的,是教學引導的基本目標。本文現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對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方法展開探究。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與“讓學引思”融合的前瞻思考
讓學引思是一種教育策略,其中,“讓學”是由德國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的,他的核心觀點是通過“讓”轉變學生在教學關系中的位置,無論在任何場合和地點,教師都將學習和探究的重心放在學生身上,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來引發一系列學習活動,教師則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協助學生完成學習活動。而所謂“引思”,主要是指通過“讓學”來引導學生思考,繼而通過思考形成學習的動機,讓學生圍繞知識展開自主探究。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與讓學引思進行融合的前提,是讓學生充分做好學習的準備,將“讓學”的過程從課堂延伸至課外,最后再回歸于課堂,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具體實施方面,圍繞一個教學的主題或知識點,讓學生通過預習對新知識進行充分的了解,如查找與新知識相關的資料,將它們制作成學習材料;或在課前首先嘗試著自學新課,將自學的心得以及遇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繼而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交流學習心得,并與教師探討遇到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發揮“讓學”的作用,讓“引思”的發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以提高學習效率。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與“讓學引思”融合的實踐探索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將讓學引思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融合構建成為一個系統框架,在這一框架中,教師需對“讓學”和“引思”進行系統的預設,分析讓學引思的途徑和組織模式,進而再以讓學引思為指導,將這一教學理論與教學框架的構建融合起來,以充分體現讓學與引思的辯證關系,發掘其最大的教育作用,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以《探尋奇妙生命》一課教學為例,在實踐中,筆者結合讓學引思理論,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讓學”與“引思”的預設進行了設計。
1.教學目標:本課的核心目標是實施生命教育,具體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探尋生命的奇妙,來感知生命的價值和可貴之處,形成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態度。
2.教學方法:以讓學引思作為教學實施的主要路徑,通過課前“讓學”和課中“讓學”,來實現“引思”和“引學”這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自學和探究掌握本課的學習目標。
3.“讓學”預設:在本課教學中,“讓學”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圍繞“生命教育”這一核心目標,讓學生于課前通過互聯網、圖書館或其他途徑查找關于“生命教育”“生命”“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奇妙”“尊重生命”等關鍵詞的相關資料,進而將這些資料與教材中本課的內容聯系起來,制作成學習材料。同時,在課前自學“生命的多樣性”“生命的獨特性”等重點知識,通過自學來分析本課的重難點,設計學習重難點的方式方法,并將自學的心得以及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其二,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讓學”。在課堂開篇,首先讓學生就自己課前自學的心得展開探討交流,筆者通過梳理記錄下學生已取得的學習成果;其次,讓學生提出在自學時遇到的問題,筆者將這些問題進行歸納和分類,進而針對問題展開合作探究;再次,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歸納教材中關于本課的知識點,讓學生結合課前準備的學習材料,針對知識點進行自學,最后總結課堂。
4.“引思”預設:“引思”是“讓學”的必然結果,但課堂才是“引思”的主要平臺,為此,筆者結合“讓學”的預設,將課堂教學劃分為三個環節。一是在課堂開篇圍繞自學心得展開探討交流,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自學的成果,進而通過與他人的成果進行對照,引發學生思考;二是在第一個教學環節通過分析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讓學”,進而圍繞問題進行“引思”;三是在最后一個環節通過歸納本課的知識點進行“讓學”,圍繞知識點的歸納實施“引思”,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
嚴格來說,讓學引思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兩個特點,其中,理論性體現在“讓學引思”還具有極大的發掘空間,實踐性則體現在開辟更多的“讓學”渠道,如課外活動、學習理論演講或知識競賽的設計,讓學生作為設計的主體,也是“讓學”的一種方式。因此,教師應針對讓學引思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擴充,讓其成為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媒介。
參考文獻:
[1]蔡露.淺談“讓學引思”主題下《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法制內容的教學及滲透[J].小學生(中旬刊),2017(3).
[2]林玲.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5).
[3]陳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1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