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霞
摘 要:在初中教育體系中,道德與法治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法律意識的強弱等都有重要的影響。故此,就需要教師對這門學科予以高度的重視。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低迷,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學課時較少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要圍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就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其中的應用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應用策略
新課改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仍然有一些教師未能做到新課改所提出的要求,這影響了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探究式教學法旨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與探究,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該教學法充分體現了新課改所提出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對該教學法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受重視的程度較低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會對學生的文化成績更加重視,對學生的語文、數學以及英語等學科的成績更加關注。學校在這些學科的課時安排上,也會安排更多課時,但是對于道德與法治學科則沒有予以高度的重視,未能認識到該學科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對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與良好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1]。因此,在課時的安排上會略顯不足,使得教師的教學很難開展。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對這門學科也就不夠重視,他們會將自己的精力放到語文、數學等主科上,忽視了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這對學生未來的品德形成極其不利。
(二)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陳舊
當前,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更習慣運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也就是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一股腦地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之中。這種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使得課堂的教學氣氛較為沉悶,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這種教學方法未能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很難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為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設計相應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參與到討論之中,這樣就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探究性思維。
(三)教師對探究式教學的應用不夠恰當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探究式教學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使得該教學方法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推崇。然而,在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一些教師未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掌握,沒有發揮出探究式教學法的作用[2]。例如,僅僅設計一個問題,然后讓學生圍繞該問題進行討論,對于該問題是否與學生的認知情況以及教材相符合并沒有進行過多的關注。此外,教師對課堂討論的紀律沒有進行掌控,導致雖然討論的氣氛較為濃郁,但是學生更多的是進行私下交流,并沒有圍繞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進行探討。此外,教師所設計的探究問題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很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事實上,道德與法治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例子都能夠被用來做案例,由于這些案例與學生的生活相貼近,所以更能夠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反之,如果教師所設計的案例與學生相距甚遠,那么就會影響學生的討論效果。
二、探究式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一)實踐性
探究式教學就是要盡可能地突出學生的主動性,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探究之中,通過實際探究活動來內化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點。該教學法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加重視,需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換句話說,就是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在實踐中實現能力的提升。
(二)合作性
探究性教學并不是針對某一個學生而設定的,它是面對全體學生的。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該教學法需要將全體學生都吸引進來,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圍繞某一個問題來進行探究[3]。因此,探究式教學具有合作性的特點。
(三)創新性
探究式教學主張學生開動自己的大腦,發散自己的思維,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及觀點表達出來。該教學法能夠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新事物,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探究中掌握新的技能。尤其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由此可知,探究式教學法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三、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要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
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對于學生探究性思維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陳舊,也較為單一,這導致課堂的氣氛較為枯燥、沉悶,那么也就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4]。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發揮探究式教學的作用,就需要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這樣學生才敢于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例如,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入相應的場景,這樣就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又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尊重學生的意見,不能搞一言堂,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這樣一來,就能夠為接下來的探究式教學做好鋪墊。
(二)提出合適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通過設計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讓學生參與到問題討論之中,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因此,問題提出的合理與否也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刻意求新,要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才愿意去討論,愿意去探究。例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最新的社會事件或者新聞事件,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去討論,因為這些問題就在學生的身邊,所以他們必定會樂意去探究。如,在《法律就在我們身邊》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舉一些生活實例,讓學生對事件的經過進行了解,最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進行探究討論時,可以將學生的觀點進行總結,然后對學生所提出的觀點進行評析,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或者直接讓學生進行點評,最后由教師進行統一的點評[5]。這樣一來,不僅學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激發,學生對教材的內容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
探究式教學模式有著創新性的特點,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反之,如果學生的創新意識較強,那么也會促進探究式教學的開展。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這樣就能夠為接下來的探究式教學做好鋪墊。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地灌輸學生相關的知識點,而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教授給學生一些終身學習的方法。那么在今后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圍繞《保護環境》的相關內容進行講述時,筆者就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條公益廣告,該廣告主要圍繞如何對水資源進行保護進行講述。最后筆者將學生的創意進行收集,讓各小組投票,選出最具創新意義的廣告。那么為了制作出一條有創意的廣告,各小組成員就要互相討論、探究,甚至有的學生親臨污染源,去尋找廣告靈感。如此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保護環境相關內容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對他們今后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四)通過辯論賽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為了活躍課堂的氣氛,發揮探究式教學的作用,教師可以采用辯論賽的方式來為學生創造一個探究的平臺。至于辯論賽的話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相關的話題,或者是圍繞一些社會熱點來進行設計。這樣一來,學生的探究欲望就會得到激發,而且為了贏得最終的比賽,學生就會投入到問題探究之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對相關的問題更加了解,學生的探究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也會極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教學理念較為陳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此,教師要引入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設計合適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并重視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等方法,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04):134-135.
[2]吳佳佳.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7):240.
[3]陳小紅.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課程體驗式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6):29-30.
[4]曹小梅.試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融入[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18,37.
[5]徐芳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整合案例教學的實踐嘗試[J].教育現代化,2018(511):348-34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