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翠琴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講理的學科,也是學習初高中數學的基礎,對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來完善自己的數學認知體系,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形成一定的價值觀。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因此構建高效課堂勢在必行。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更加注重對高效課堂的建構。下面,筆者分別從營造輕松氛圍、革新教學理念、豐富知識儲備、構建數學模型四方面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建構展開敘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建構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135-02
雖然當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革新教學方法,但“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在落后的教學觀念中,對于教師教授的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數學也只是被用來應付考試,而不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數學的意義。另外,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得還不成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使用適當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從而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鑒于此,建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四方面出發為廣大數學教師建構高效課堂提供借鑒。
一、營造輕松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的授課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由教師決定學生學的內容和方法,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了嚴肅緊張的感覺。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廣大數學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輕松的課堂氛圍和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是上好一節數學課的關鍵:輕松的課堂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在輕松有趣的數學課堂中習得知識、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時,筆者營造了一個幽默的教學環境?!坝蓄^100個,腳240只,問雞、兔各有多少只?”問題看似簡單,但學生用盡各種方法計算,最終都沒有得出結果,學生的思維陷入困境。筆者問道:“是什么阻礙了大家的思路呢?”學生答:“如果雞和兔子腳的數目相等就好了?!庇谑枪P者說道:“我命令全體兔子立正,像人一樣兩腳站在地上,把前面兩只腳抬起來。”學生哄堂大笑,對此感到好奇。筆者提示:“現在雞和兔子腳的數目相同了,上面有100個頭,下面有多少只腳呢?”學生齊答:“200只。”筆者問:“比原來腳的只數少了多少只?”學生答:“40只。”筆者問:“這40只腳去哪兒了?”學生答:“兔子抬起來了呀?!惫P者又問:“多少只兔子抬起來的呢?”學生恍然大悟,爭先恐后地說:“兔子20只,雞80只?!庇纱?,一個抽象而枯燥的難題在教師幽默的教學中變得簡單、有趣,學生豁然開朗,也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革新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效率
在傳統的課堂中是以教師授課為主,而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因而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只有在具備學習動機的前提下,才能在學習中集中精力,主動思考,提高綜合能力。教師可將自主探究學習作為改革的突破口,目的就是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其主動意識,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教學“圓”及其相關知識時,筆者讓學生利用手中現有的工具,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法畫圓,以小組(四人一組)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最后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最好,獲勝的小組會得到一定的獎勵。學生們興趣濃厚,非常開心地結組合作探究。他們的思路各異,使用了很多種方法:有的小組直接用圓規畫圓;有的小組把圓形物體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物體的邊畫圓;還有的將繩子的一端綁在鉛筆上,另一端以固定一點為圓心,轉動綁著繩子的鉛筆畫圓,或者干脆轉本子,目的都是為了把圓畫得更完美。最后,筆者對學生的方法都給予了鼓勵性評價。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升其綜合能力。換言之,為了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將探究式學習放在首位,這樣高效課堂的建構才算有源之水、有木之林。
三、豐富知識儲備,提升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指人的基本修養,它體現在對自己、他人或社會的態度和行為準則中,具體體現在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成為廣大一線教師的重要任務。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其理論性較強,因此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結合數學文化知識向學生滲透人文素養,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等素質,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綜合能力得以提升。由此,教師必須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為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打下基礎。
例如,在教學完“質數與合數”后,筆者向學生們講了一個關于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在所有的學科中,陳景潤特別喜歡數學,只要遨游在代數、幾何的題海中,他就能夠忘記所有煩惱。陳景潤平時少言寡語,但非常勤學好問,總是主動地向教師請教數學問題或借閱參考書??谷諔馉幈l初期,陳景潤剛上初中,中學的一位數學教師徹底改變了陳景潤的人生道路,他就是空氣動力學家和航空工程學家沈元老師。有一次,沈元老師在講了“哥德巴赫猜想”后說道:“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一顆明珠!”陳景潤聽后內心為之一震:“我能摘下這顆明珠嗎?”為了這個夢想,他奮發圖強,經過不斷研究,發表了關于“1+2”的詳細證明論文,為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世界數學界引起了轟動。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了解了只要堅持不懈,定會有所收獲的道理,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構建數學模型,培養主動意識
數學模型是數學科目的重要思想,它是以數學的方式認識具體事物、描述客觀事物的基本形式。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也是發現問題—尋找解決方法—展開思考的過程。通過在腦海中將舊知轉化為新知,經過實踐、探索和體驗,以豐富學生的思維,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便于使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通過建構數學模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題意,進而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折扣”知識時,筆者便讓學生聯系自己平時去超市的情景,在腦海中構建數學模型,進而加深對折扣的理解程度。課前,筆者安排學生開展了調查活動:“你知道超市里有哪些促銷手段,具體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因為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也親自調查過,所以在上課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濃厚。接著,筆者問道:“八折是什么意思?”學生答:“八折就是原價乘以80%。”還有學生答道:“打幾折,就是按原價的幾分之幾出售?!睘榱耸箤W生鞏固所學,筆者又出示了一組練習題,有簡單的折扣與百分數的轉換,也有根據折扣思考便宜部分的價格占原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這樣學生便更加清楚了折扣的含義,普遍提高了其學習積極性。可見,構建數學模型,對提升學生的主動意識有很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設置輕松的學習氛圍,創新教學方法,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合理管理課堂秩序,積極構建數學模型,才能使數學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師應關注自身素質的提升,培養并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并在教學中能夠加以運用,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樂于接受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軍.淺談如何高效、有效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8(34):92.
[2]徐娜.滲透思想方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