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玲
摘要: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方法是以單元為教學內容的主題,通過教師的組織教學與整體設計學習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從而將教學的有序、整體及綜合等特性進行結合,進而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當中。這種教學模式既能有機整合單課教學,又高于單課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課堂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每一單元的板塊內容雖然絢麗多彩,但依舊與本單元的主題相呼應,這也是對教師創造力的考驗。因此,開展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能夠將每一個模塊中的重難點進行聯系,按照從點到線的方式進行處理,還能夠有效地將教學重難點逐個突破,這就是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的初衷。下面,我根據自身教學實踐及經驗,針對如何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提出幾點個人看法,以供探討。
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原則
1.課程標準原則
新課程理念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指導原則,也是核心引領。因此,教師必須要充分理解“英語課程標準”中各種有關內容。
2.整體教學原則
教學設計必須具備整體性,這也是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主要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以單課進行設計,而是要以單元為單位來把握整體內容,將單元主題作為核心,讓每一課時內容都能環環相扣,從而將教材教案充分運用于教學資源當中。與此同時,課堂教學對整體性原則也有所體現,不管是教師講解還是訓練,都是為了培養學生聽力、閱讀、寫作等綜合能力。對此,教師在給學生設置訓練題目時,還要注意層次性,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如語言感知能力等,這也是一個長期形成的過程。
3.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和求知欲最佳時期,學生的英語學習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因此,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必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單元教學中,也可以多給學生設計一些自主閱讀或對話的練習,這樣既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與提升。
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1.詞句結合,相輔相成
小學生學習詞匯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英語對話,豐富對話內容,增加英語交流機會,因此,詞匯與句子的關系相輔相成。如以教科版四年級Lets eat!為例,我參考了一些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辦法。
(1)將詞句進行結合,降低難度
“Lets eat”與“Lets drink”相互聯系,密不可分,但在實際教學中,對話教學通常都排在單詞學習后面,使得句型和單詞都變成了“新”的,從而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但是,如果教師靈活調整教學設計,將詞匯融入句子當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如Lets eat!一單元的教學,主題是食物。Part A部分主要是要求學生將自己喜歡的食物、學會請別人吃東西兩種句型學會并表達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直接引入新單詞,并將學生分組,以小組為單位,以文中6種食物名詞命名,讓學生比賽猜單詞,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
Teacher:HeHo,today you arc hamburgers.
Student:Hello,Hamburgers!
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對新詞的掌握能力,同時加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將單詞與句子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及教師教學的效率。
(2)靈活運用資源,激發興趣
學生在學習伊始,經常處于被動狀態,再加上“Lets eat”與“Lets drink”之間存在較大跳躍性,因此大多時候都是依靠教師講解與幫助理解語言重難點。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相關教學資源來化解重難點,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此,教師可以結合Colours中的內容,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進行運用,并且要求學生對這一單元的顏色單詞進行聽說與認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運用卡片進行教學,將卡片涂成各種顏色,讓學生進行辨認并說出相應單詞,以此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如,以“hamburgers”為例,一般漢堡都是黃色的,這時教師就以面包和黃色為例:
Teacher:HeHol Boys and girls.Im a yellow hamburger.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根據卡片上的圖案說出相應的單詞,教師可以在旁邊用口型提示學生。)
這種學習方式,既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還能發散學生思維,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從而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課堂教學效果也能獲得大幅度提升。
2.擴展語言,整體輸入
(1)整合與拓展
小學英語課本中,一般都會設置兩個部分的會話課程,即“Part A Lets eat”的內容是在為“Part B Lets cat”做鋪墊,但很多時候都是“Part B”的內容都在重現“Part A”中的場景。這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資源,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如在三年級My ramily中,兩個對話場景就非常相似,但其中的句型量和跳躍幅度都比較大,如果按照傳統的按部就班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很難全部消化這些內容。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給學生展示一些熟知的名人小時候照片,讓學生進行討論,以此強化學生對所學句型的掌握。然后,教師再給學生展示這些名人現在的照片,能夠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熱情。最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如:Whos that man/woman?Whos this boy/girl?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聽,以此增強聽力訓練的有效性,進而拓展學生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