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整個社會和高校對受資助學生的重視和關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受資助大學生的感恩教育的狀況。本文論述了我國高校受資助大學生的感恩教育現狀,并提出了一些加強受資助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措施。以期本文能夠為我國的高校受資助學生的感恩教育的相關研究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校受資助學生 ?感恩教育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89-02
一、高校受資助學生的感恩教育的現狀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對貧困地區的一定程度上的傾斜,加之當前我國高校學費和住宿費普遍提高,這兩種因素造成了當前我國高校存在著一些貧困生。高校為了幫助這些貧困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通過高校自身、銀行或者其它社會力量對這些高校學生進行資助。在當前我國高校的資助體系中,高校往往關心的只是他們的學業是否完成,是否能夠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是否掌握了一定的職業技能能夠應對將來的職場需求。但是對受資助學生的心理因素和情感需求,高校關心甚少,個別高校甚至可以說是幾乎沒有。更何談受資助學生的感恩教育呢?我們一般將感恩教育分為三個層次,認知層次、情感層次和實踐層次,這三個層次是循序漸進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體系。高校往往缺乏對受資助學生的感恩教育的系統教育,尤其是在認知層次和情感層次上,高校幾乎沒有做什么工作。只是在實踐層次上做了一些教育和要求,例如,高校會組織這些受資助的學生參加一些公益組織或者公益活動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些力量。高校對受資助學生的消費水平也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一旦發現他們的高消費現象就會立即取消他們的受資助資格。
二、如何加強高校受資助學生的感恩教育
1.創建和完善感恩認知體系
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平臺和資源,開展一些感恩教育的講座和研討會,這種講座和研討會是寬泛的感恩教育,可以是具體的、直接的感恩教育,也可以是涉及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感恩教育。同時,高校要通過宣傳讓受資助學生通過網絡視頻和網絡新聞客戶端多觀看一些社會新聞,了解我國的整個社會的政策和現狀,高校的現狀和家庭教育的一些情況。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或者措施,讓受資助大學生從內心有所觸動,對社會、高校和資助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恩。
2.家長要和受資助學生多進行情感交流
我國的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普遍十分含蓄,尤其是在孩子成年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很少,很多大學生在父愛和母愛上的情感交流都處于缺失狀態,尤其是受資助大學生更是如此。我們的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和情感溝通,通過電話、信函和網絡多進行交流和溝通,尤其是當前網絡技術發達,很多即時聊天軟件十分成熟,溝通和交流十分方便。受資助大學生只有在情感上得到安慰,自己覺得被尊重,才能健康的成長,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3.實踐層次上對受資助學生給予幫助
受資助學生往往也是需要通過自己的一些行為來體現自己的價值以報答或者回饋社會和資助者。現在高校普遍都設立了一些勤工儉學的崗位,我們在大學食堂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在收拾餐具或者做一些其它相關工作,還有一些受資助大學生在學校的教室做一些保潔工作。受資助大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自己的報酬,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以體驗快樂。當然,我們的高校還要組織受資助大學生參加一些義務勞動或者活動,對社會奉獻自己一點力量,現在很多高校都會組織志愿者團隊走入養老院、孤兒院、醫院和鄉村中小學等。
4.完善高校的資助政策
資助制度和政策是對受資助學生的一種保障,高校必須完善相關的資助政策和制度,明確受資助大學生的權力和義務,明確受資助的標準。并且這些政策、制度、權利和義務等要進行公示,受資助的學生要和高校簽訂資助合同或者相關協議。這既是對受資助者的一種負責,也是對資助者的一種負責。同時,高校也可以設立相應的機構專門從事這項工作,如制定學校內捐款的規定;捐贈的錢物管理、賬目公開等管理辦法;企業個人獎學金設立辦法。設立專門賬戶也有助于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使資助行為得到真正的落實。
5.盡快完善涉及資助的相關立法
近幾年來,我國發生數起因為資助而產生的社會事件。有的人經濟條件足以應對自己當前的困境,卻通過募捐獲得巨大的資助,甚至遠遠超過自己的需要而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和討論。還有一些人,以幫助有困難的人進行募捐,獲得大量募捐后消失或者不予對受募捐的人進行轉賬。在這種背景下,急需我國的相關部門對涉及資助的一些情況進行立法,在法律層面上對資助行為進行規范。
參考文獻:
[1]楊濱旭,杜雨珊,李欣格,張萌.《試論新時期提升高校受資助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效性對策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5(35)
[2]付進.《受助后大學生的感恩和虧欠感及其影響因素——基于高校資助背景的研究》[J].《高教論壇》,2016(2)
[3]南淑華.《高校如何加強受資助學生感恩教育與正面引導》[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4)
[4]劉瞳.《基于高校資助工作的學生感恩教育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8)
作者簡介:
李亞鵬(1991.1.15-),漢族,男,河南人,學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