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仕身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獲得了上大學的機會。但與此同時,社會大眾對選擇報讀學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獨立學院因為出現時間較短,發展程度低,較公辦院校相比受到社會的關注度較小,面臨的招生壓力較大。因此,獨立學院要想更為順利的開展招生工作,就必須要突破傳統招生制度的缺陷,面對著新媒體為現代招生帶來的機遇,要盡快改進專業招生宣傳工作。本文淺析了傳統高校招生制度的現狀,面對新媒體為招生宣傳帶來的機遇,分析了獨立學院應該如何改進招生宣傳工作,提高學院的關注度。
關鍵詞:新媒體;獨立學院;招生宣傳
目前,我國大部分獨立學院招生時都選擇采用傳統的招生宣傳政策,每到招生旺季學校側重于派遣招生小分隊下到各個地市進行專業宣講。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轉型,人們對信息的獲取途徑越來越多樣化,這種傳統的招生宣傳方式也受到了一定沖擊,為了能夠及時彌補傳統招生制度的缺陷,高校在新時期也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招生制度,要抓住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改變招生宣傳策略,提升招生宣傳效果。
一、新媒體的內涵
隨著新媒體、自媒體的出現及發展,學者對于新媒體概念的理解甚多:“新媒體,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是“網絡媒體”,是“互聯網媒體、掌上媒體、數字互動媒體、車載移動媒體、戶外媒體及新媒體藝術等”,有學者認為新媒體帶來的影響將會“凝練技術成果、改變產業結構、影響傳播方式、構建社會形態”。由此可見,新媒體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寬泛概念,是以數字電視、網絡、移動終端、觸摸媒介、數字報刊、戶外媒體等為代表的媒體形態。
新媒體環境具有即時性。新媒體突破了傳統媒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定,使在任一地點發生的資訊,能夠快速的傳播的世界各個角落,實現的信息傳播的零距離。此外,新媒體還具有良好的互動性,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新媒體能實時互動。讀者可以是新聞的發起者也可以是新聞的接收者,新媒體將讀者與作者密切的聯系到了一起。
二、獨立學院招生宣傳工作現狀
2.1 宣傳形式單一,指向性較弱。獨立學院傳統的招生宣傳模式中,更多的是從各個系部選派老師進行招生宣講或參加專場咨詢會。這種招生宣傳模式使學校處于被動地位,社會大眾也是走馬觀花,對學校的了解也不太全面。此外,這種招生模式下,受眾面較小,只有參加了招生宣講會的學生和家長能大致了解到學校的情況而更多的目標群體無法及時了解學校的情況。
2.2 沒有形成常態化的招生宣傳工作。獨立學院作為高校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本質是民辦高校。而民辦高校受限于辦學投入和投資者的偏好,很少有獨立學院形成了常態化的招生宣傳機制,大部分都是臨近學生報考志愿了,采取突擊宣傳的策略。高校在招生宣傳前期沒有深入研究往年招生錄取數據,未確定適合本校目標的細分生源市場,沒有分析高校自身實力和競爭對手實力,前期工作準備不充分,導致后期的招生宣傳工作沒有針對性,招生宣傳效果也大打折扣。
2.3 招生宣傳力量薄弱,招生隊伍不穩定。正如前文所言,民辦高校社會地位、辦學實力、福利待遇與公辦院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直接反映在教師的離職率上。獨立學院教師隊伍的不穩定直接導致了招生宣傳隊伍的不穩定,學院花力氣培養起來的招生宣傳人才因為人員的離開而使宣傳工作陷入停頓。更有一部分獨立學院甚至都沒有專門的招生隊伍,都是由臨時從各個部門抽調的人員組成。這部分人員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很難有精力再去研究招生宣傳工作。這些原因都影響著招生宣傳工作的效果。
三、基于新媒體的招生宣傳工作新路徑
新媒體的出現很大程度改變了社會大眾接受信息的方式,迎合了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也滿足了隨時隨地的互動性表達、娛樂與信息需要。人們在新媒體中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掌握信息。因此,獨立學院的招生工作也可以利用新媒體的特點,創新工作方式。
3.1 提升招生宣傳工作的時效性。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理念.招生宣傳工作的與時俱進是指高校隨著招生政策和實際生源情況的變化而及時調整自身的宣傳側重點、形式、內容、方式和方法,做到與政策變化和學校發展的腳步保持高度一致。高校要摒棄以往傳統的招生宣傳方式,采取招生網站、QQ、微信等網絡平臺向公眾傳遞最新招考信息和學校資訊,以最先進、最便捷的技術手段為考生及家長服務。更加注重信息的有效性和時效性,要及時更新與學院相關的信息,及時發布考生關注的信息。
3.2 提高招生宣傳工作的目的性。傳統招生宣傳一味的介紹學院的優勢和專業的特色對提升考生報考欲望和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目的性較弱。高校在招生宣傳時要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報考理念,明確升學的目的性。通過線上交流、線下對話給與正確引導,使學生從紛繁復雜的高校信息資源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高校,從眼花繚亂的專業類別中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招生宣傳引導理念就是要秉承“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不再一味的為了招生而宣傳,而是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不同的學生或者不同的地區制定不同的招生宣傳策略。
3.3 加強招生宣傳人員的專業性。建立一支穩定的招生宣傳隊伍,從政策制定,福利保證,業務培訓等方面向招生宣傳隊伍傾斜。針對新媒體的特征,有目的的培養招生宣傳隊伍,從基礎工作入手,改變思維方式。針對目前高校之間的生源競爭形勢,同時根據學生及家長的信息接收心理特點,要確定行之有效的招生宣傳策略.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招生宣傳工作要樹立全面的宣傳理念、立體的宣傳方式,強調全面協調和統籌兼顧。通過提升時效性,提高招生目的性,加強人員的專業性,以科學的理念為指導加強和改進招生宣傳工作。
參考文獻:
[1]周曉東,閆海波,黃凱.地方高校招生宣傳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103-106.
[2]熊澄宇.對新媒體未來的思考[J].現代傳播,2011(12):126-127.
[3]張建發.高校招生宣傳的服務訴求與服務運作[J].教育與職業,2009(20):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