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磊
摘要:政府需要通過國家的權利管理社會事務和經濟活動,這是國家發展重要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行政管理的手段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化。從行政管理誕生以來,歷經了傳統管理、科學管理以及系統管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管理方式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各具特征。現代信息化時代政府系統化的行政管理是借助互聯網技術開展的電子政務。電子利用電子政務開展行政管理工作對于政府提高管理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電子政務系統管理形式具有政務信息傳遞與共享的特點,為政府行使國家權利提供了便捷,同時電子政務是借助較多的電子信息化硬件系統、數字化網絡技術、軟件技術等互聯網相關的技術組成的綜合服務系統,因此是一個復雜的互聯網管理系統,使得政府也面臨著更多新問題。簡而言之,互聯網環境下政府的行政管理在好的發展機遇之前也面臨著眾多的挑戰,政府想要更好的借助互聯網做好行政管理,就需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下;行政管理;挑戰;機遇;發展策略
一、政府行政管理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為整個社會帶來了技術革新,從某種角度而言,對傳統行業發展、開展行政管理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影響政府的權威性
政府要積極應對互聯網時代的挑戰,實現傳統信息傳播,但是,目前政府缺乏信息公開的權威渠道,進而不利于在公眾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同時,互聯網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政府需要打破過去孤立的形象,把握大數據的發展趨勢,做好信息公開工作。但是,當前很多政府在開展行政管理的過程中忽視了信息公開的重要價值,甚至存在隱瞞公開信息的行為,會誘發公眾不滿。此外,政府并沒有構建權威性的信息發布渠道,公眾很容易受虛假信息誤導,從而不利于開展后續工作。
2、影響政府的先進性
在互聯網大環境下,政府的行政管理必須要保持先進性,提高公民參與的整體水平。但是結合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絕大多數地方政府仍然處于傳統科層制行政體制之下,公眾參與的途徑往往是單向的,只能被動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其選擇權與參與權被嚴重壓制。同時,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政府部門尚沒有樹立民本理念,沒有積極利用互聯網提高公眾參與的水平。
3、信息共享程度較低
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相輔相成,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政府要在電子政務的支持下,實現政府職能轉變。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諸多地方政府只是為了應付上級交代的任務來構建電子政務,存在較為嚴重的形式主義,無法實現自身行政管理工作與電子政務發展的緊密結合。除此之外,由于各地政府在電子政府發展上并不一致,缺乏統一規劃,加上沒有明確職能部門的職責,導致信息共享程度較低,不利于政府順應互聯網的整體背景與趨勢,影響政府內部的管理協作。
4、缺乏統一的法律規范
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深遠,因此,政府不僅在行政管理中需要技術支持,還需要法律規范,從而才能規范網絡政治的參與格局,避免政府盲目開展行政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我國在此方面缺乏統一的法律規范,造成政府參與網絡化的行政管理存在嚴重的不理智現象,不能真正滿足公眾訴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開展行政管理工作。
5、政府輿論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我國公眾、社會的主流意識受到了較為嚴重的侵蝕,同樣也不利于政府開展行政管理工作。同時,我國政府輿論控制能力有待提高,信息泄露、黑客入侵等方面的防御工作有待加強,這都對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必須引起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重視。
二、互聯網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的發展機遇
1、政府行政信息建設的系統性
電子政務借助互聯網環境形式行政管理,互聯網環境下為政務信息的建設提供了信息傳遞與共享的方便,為政府提供了更多真實、有效的信息,使得政務信息變得更加完整和系統。系統性的政務信息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近兩年大數據的應用更是為政府的行政管理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數據分析,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決策性。
2、政府行政管理的方式的創新
傳統的行政管理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方式單一,科學化的行政管理雖然改善了傳統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舊很難突破創新。互聯網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可以借助信息化平臺開創多種管理方式,并且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建立社會監督機制,提高了行政管理監督的有效性,推動了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變革和決策方式的變革,使得行政管理更加趨向公開、公平的管理。這無形中也在推動著政府職能在向服務型轉變,服務性政府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與變革。
3、促進行政管理民主化的發展
互聯網環境下,要求政府在形式行政管理時更加注重形式的和工作內容的公開化,注重公民的意見。政府行政管理依靠互聯網環境建立了政府聽證制度、便民信息服務平臺、公平資源交易平臺等,為政府推行政務公開、決策公開、行政公開、審批公開等提供了發展基礎,促進了政府行政民主化的發展。
三、互聯網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的發展策略
1、完善電子政務信息管理制度
互聯網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決心與信息的科學性、真實性,要保證電子政務信息建設的有效性,就需要建立并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拓寬政府信息建設的渠道,提高政府信息獲取、存儲、分析和管理的效率,為此應該加快完善電子政務信息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形式保障信息建設的科學、真實、公開、公平。現階段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建立以大數據為主體的信息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加快公共信息的建設和公共資料的開放,提高電子政務信息的利用率。
2、改革行政管理體制
互聯網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最需要的就是樹立政府的服務意識。政府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環境,建立有效的咨詢、投訴、聽證、建議等信息化平臺,提高政府獲取政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公開信,提高政府為群眾服務的意識。政府要改變原有的權利結構,通過互聯網政務信息平臺建立起完善的公民監督機制,開創管理與制約并存的管理手段,通過放權和管理兩種形式促進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
3、提高電子政務信息化管理水平
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政務信息化管理水平,還需要提高互聯網管理技術,優化政務的管理系統和設備硬件。為此,政府需要引進先進的互聯網管理技術,不斷提高政府互聯網技術人員的管理水平,并且科學規劃電子政務的發展,制定發展方案,充分利用智能技術與信息化技術,充分利用大數據,做好電子政務信息平臺的建設與管理。
4、讓人民群眾更加享有知情權
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要想更好的服務于人民,首先要讓人民充分享有知情權。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使用互聯網的民眾人數與日俱增,政府可以增加發布信息的媒體和渠道,利用互聯網及時的發布與政府工作有關的各種信息,讓人民隨時看到政府的決策和工作,不對民眾有任何的隱瞞。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官員在出現事故后隱瞞不報的現象,雖然都依法對其進行了懲處,但仍會降低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于民眾都關心的熱點話題都應該及時并且準確的向公眾公布,不能損害人民理應享有的知情權。在公布的過程中需要對事件進行詳細的說明,包括事件的真相以及事情情況和后續處理措施,表明政府在公布事件中的觀點態度,為民眾樹立正確且積極形象,利用互聯網讓政府和民眾能夠隨時進行溝通,最大限度保證民眾應有的知情權,以此來保證社會的安穩避免錯誤的輿論導向。
5、完善法律法規,規范監督網絡信息言論
言論自由并不是沒有底線的自由,網民們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同時需要受到法律的管理和約束。過度的言論自由反而會阻礙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政府應增添與之對應的新的法律條文,適當的對那些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的言論進行監督和整治,具體做法如下。首先政府,完善網絡治理的相關法律條文,以此來正確引動啊互聯網上的輿論方向,對于不實的言論及時的制止,以防對社會公共安全產生不利的影響。第二,加強執法力度。出現過度言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不法分子誤以為網絡是一個避難所,通過匿名的功能就能讓他們免于法律的懲罰,所以政府應該加強執法的力度,對那些惡意制造不正當輿論的人給予他們法律的制裁接受應有的處罰。這樣才能對凈化互聯網上的歪風邪氣,同時也能增強我國社會的和諧與文明。
6、推新行政管理體制,激發民眾的積極性
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行政管理部門還應對自己內部的管理體制進行更新和修改,具體做法如下。第一,在對行政管理體制改變前需要先要改變管理者的管理觀念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只有讓政府領導著的管理觀念先做出轉變才能推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第二,政府要加強對官網的管理,及時更新信息并進行監督。同時政府還應該鼓勵民眾積極參與網絡上的言論,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樣的措施更加能促進行政管理的公開透明,以此增強政府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并且要互聯網環境下的管理,還要做到平衡政府的權力和義務,讓政府在互聯網的幫助下促進行政管理工作。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更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讓我們的政府成為一個高效的服務型的政府,使政府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能夠充分的發揮其服務和管理功能。
7、靈活利用互聯網技術,制訂電子政府發展規劃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方政府在電子政府發展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形式主義、發展水平較低等方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政府應該制定統一的發展規劃、技術標準,使各個部門的電子政務工作開展成為一個高效的整體,全面推動信息共享。不僅如此,政府在實際工作中還應該提高公務人員對電子信息技術的利用水平,借助互聯網的平臺拉近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利用物聯網、數據庫、云計算等技術,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與水平。此外,政府還應該提高防火墻的防范水準,避免出現安全漏洞,共同加強對消極網絡文化的抵御水平,提高政府信息安全技術等級。
8、制定法律法規,優化網絡行政管理工作
在政府開展互聯網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實現對網絡輿論與監督的有效規范。對此,政府應該完善立法,加強面向公眾的法律宣傳,讓公眾能夠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與義務,推行法治化的網絡政治參與。同時,政府還應注意網上言論的導向,及時澄清各種謠言,避免出現盲目決策;幫助群眾辨別信息的真偽,通過網絡渠道緩解公眾的不良情緒,協助他們更好地行使參與權、監督權。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需要抓住互聯網發展的優勢及機遇,重視現階段電子政務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行政管理體制落后、電子政務信息化技術落后的問題,從這些方面完善和提高,為互聯網環境下我國政府行政管理創建一個更加良好的環境,促進我國行政管理工作公平、公開、民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月,唐冰開.互聯網環境下的行政文化創新研究[J].漢字文化,2018(17).
[2]張雨晨.互聯網背景下完善政府行政管理的研究——基于電子政務的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2018(23).
[3]楊慧玲.互聯網環境下對行政管理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8(9).
[4]李陽岳.互聯網環境下行政管理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機遇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8(8).
[5]柳士孝.“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困境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