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霞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數學最基本的活動形式,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是加深學生理解的有效途徑。我們都知道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記憶力雖然很強,但是學生的遺忘能力也很強,如何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效率,“作業”便是學生高效學習的有效途徑,通過科學、合理的作業布置,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繼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中年級
作業的設置,是整個教學鏈條上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經過科學、合理地設計,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得作業更有效,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小學中年級作業的有效性,就要結合作業的形式、作業的針對性、作業的內容等多方面進行設計。教師預留作業要有規范性,要知道,現在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之一,而作業是這一問題的主要表現,作業內容枯燥、形式單一、方法統一,繼而降低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產生消極情緒,被動地進行學習。
一、正視中年級數學作業預留的問題所在
(一)作業內容單一
作業對于鞏固教學成果、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在作業預留時,大部分教師都會統一進行布置,這種作業預留不僅忽略了學生的個體發展,也是枯燥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作業自主完成的學習態度大打折扣。從心理學角度看,小學中年級階段,即9~10歲之間,學生的智力發展處于過渡的時期,是思維發生變化的時期,因此,教師要著重關注學生這一時期的身心特點,豐富數學作業的內容,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既要重視基礎性,又要聯系生活,具有應用型,避免單一的作業形式,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充分發揮作業應有的效益。作業內容不宜過多,內容要進行分層,適合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一數學內容時,教師在進行作業設置時,可以設置以下幾方面內容:秒針走一圈,分針走多少小格?1分鐘你能做什么,把結果記錄下來?你從家里走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等等,繼而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避免數學作業內容單一的缺點,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作業方法單一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作業具有積極與消極兩種不同效果。積極的影響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知識,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概念形成,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此同時,作業帶來的消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過多作業占據學生的課余時間,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造成學生對知識性材料失去興趣,身心疲憊。因此,教師預留作業的方法一定要多元化,以學生的綜合發展為前提,進行數學作業的設計。例如,在學習“年、月、日”這一數學內容時,在進行作業預留時,教師可以從這兩方面進行著手設計:讓學生動手做一個日歷表;通過日歷表都能發現哪些問題?根據不同的作業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也豐富了作業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豐富學生的知識。
二、小學中年級提高數學作業有效性策略
(一)優化作業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明確預留作業是為了學生鞏固知識所進行的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加大學生的學習任務。要遵循這一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作業設置,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發揮出最大的潛力,使學生感到自己所選的作業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可以提高自身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生愿意寫作業、愛上寫作業、樂于寫作業,那么學生作業的質量也會大幅度提高。例如,在學習“大數的認識”時,作業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于大數,會讀、會寫,至于課程今后學習的比較、計算是另一所學知識,不能作為學生作業的預留,這樣只會提高學生的作業難度,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作業預留方面,與課堂所學知識點一定要吻合,而不是急于求成,從而忽視學生的接受程度。
(二)開創分層作業,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水平
所謂作業,是學生上完課堂教學之后所進行的一種活動,它有課內作業、家庭作業之分。但是,不論哪種作業,它的作業量一定要適當,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學生學習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注意力本身就很短暫,若是教師布置較多的作業讓學生進行課后鞏固,那么學生的學習質量只會大幅度降低。因為過于重視作業的完成度,學生對于作業的質量自然就會降低。因此,合理、科學的作業分層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途徑,既鍛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又提高了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二)”這一數學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前面、上面、左面,看一看物體是變化還是不變的?記錄不同方位所看到的圖形,或者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都看到過哪些物體,在不同的視角下,有什么變化?這些作業的布置,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作業的預留,有較強的計劃性,不僅鞏固了學生的課堂所學知識,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容,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整體作業水平。
三、結束語
基于小學中年級提高數學作業有效性的實踐研究,教師要避免作業預留的弊端,采取積極有效的預留策略進行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例如,降低作業難度、減少作業量等多種方式,繼而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郭明心.小學中年級數學作業有效性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2]楊琳娜.運用學生的學習起點促進中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8.
[3]張佳卉.小學中年級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7.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