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國榮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基本能夠保證每個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之路上獲得進步,因為有效的教學環節設置可以將原有的、復雜的語文知識進行拆分,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也就不具備太高的難度。在對教學環節進行設置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開展教學,不能夠自己占據課堂主動權,而是應該通過教學環節的設置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發揮自主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環節;教學模式
語文這一學科歷來是小學生最難學習的學科之一,很多學生都認為語文較難,自己每每都會出錯,進而形成了恐懼心理,殊不知,如果教師能夠對教學環節進行合理的設置,學生對小學語文內容進行理解會變得較為容易,學生也可以較好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由于不同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異,所以一些學生在對語文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問題。而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則能夠較好地改善、解決問題。
一、設置教學環節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設置來說,其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具備有效性的課堂教學環節設置不僅能夠對課堂教學過程的流暢性進行保證,還能夠科學地開展課題教學,使設計好的教學內容能夠嚴謹地展現出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除此之外,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設置教學環節,能夠降低語文知識的難度,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此就能夠加強深化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以上所述,基本就是設置教學環節的重要性。
二、合理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進行設置的措施
1.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個性差異設置教學環節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教學環節進行設置,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重視,雖然教學環節的設置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往往會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必須要對他們的學習基礎及個性特征進行明確,從而制訂具體的策略,否則會影響教學環節設置的合理程度。
具體來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面對的是所有學生,而不是“精英”學生,無論是哪一位學生,都具有較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是基本的觀察力都會受到大腦發育的階段性限制,所以在課堂教學環節設置中教師必須要對這個因素進行考慮,使教學環節能夠對學生現階段的心理、認知情況進行匹配,促使教學環節的設置達到最優。
2.小學語文教師應明確教學環節設置的原則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對教學環節設置的原則進行明確。具體來說,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語文課堂教學環境設置的原則就是以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目標服務為基礎。如果不顧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實際情況就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設置,就很可能導致課堂教學環節的設置不具備有效性。課堂教學環節的設置原則就是始終以最優化的課堂環節設置服務于教育教學活動。使課堂教學的環節處于最優化的、可控制的教學流程范圍之內,讓優化后的教育教學環節成為教育教學活動的常態[1]。
教學環節的設置可以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樹立,同時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行為作出改變,更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對語文知識進行掌握,達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引導下,教師必須要結合教學環節的設置原則,同時設置科學、可實施的課堂教學內容,其中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合理地對教學計劃做出調整。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和考試測驗得出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從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出發。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明白,對于教學環節的設置過程而言,其必須要以學生為重,以學生為基礎,以學生為核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增強對語文進行掌握的信心與欲望,長此以往,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數,更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教師改變教學觀念,結合學生實際設置教學模式
想要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進行合理設置,教師就必須要對原有的教學觀念進行改變。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環節的設置意義。具體來說,在對教學環節進行設置時,小學教師必須要做的工作就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其需要找到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細節,進而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教學環節的設置可以降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快速搭建自身的語文知識結構,更好、更快地學習語文。此外,教師圍繞學生學習過的語文知識,設置教學環節,其過程始終以語文知識點為基礎,讓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習,為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打下基礎。
具體來說,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環節的設置需要重視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無論是教學難點還是教學重點,都決定著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與合理性,此外,教師還應該明確,語文課堂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都在整體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課堂教學環節的設置也必須要著重向這方面傾斜。例如,某位教師對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古詩兩首》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側重于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和背誦,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始終圍繞著教育教學的核心開展,保證了課堂活動流程的嚴謹性[2]。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面對的是所有學生,無論是哪一位學生,都具有較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是基本的觀察力都會受到大腦發育的階段性限制,所以在課堂教學環節設置中教師必須要對這個因素進行考慮,使教學環節能夠對學生現階段的心理、認知情況進行匹配,促使教學環節的設置達到最優。
參考文獻:
[1]高小雄.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11):43.
[2]劉曉麗.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設置[J].小學教學參考,2010(13):24.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