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霞
摘 要: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古詩詞本身來說,它的特點是簡潔凝練,一詞一句的斟酌都體現了古人的智慧,通過學習,可以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提高自己的情感操守,另外,學生學習古詩詞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新時代學生的培養應該是全面的,除了成績的考核,還需要有愛國情懷和道德素養,加強對古詩詞等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可至關重要。結合這一實際,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培養要求提出了一些教學策略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語文學習更多的是需要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感染,讓學生在聽說讀寫中慢慢增加自己對語文學科的見解,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感悟。教師在古詩詞的學習中需要遵循語文學習方法的共性,強調學生的朗讀,在讀中形成語感,體味作者的深意,也需要針對古詩詞的特性,轉變教學方法,進行課堂創新,多融入一些直觀的教學,給學生體會詩詞創作背景的機會,并且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心得。
一、注重朗讀,使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意思
從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來看,他們還處于需要廣泛閱讀,在讀中增加見解、開闊眼界和體會別人在寫作時情感的階段,古詩詞很適合朗讀,它的詞句排列都是經過反復推敲而形成的,古詞一般長短搭配,富有節奏美,古詩講求對仗工整,讀起來很上口。所以教師在教授古詩詞的時候,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具體可根據詩詞的特點來綜合使用不同的朗讀方法。
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為例,詩人王維寫的時候寄托了自己對身處異鄉、不能和家人在一起的惆悵,也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教師可以先播放這首詩的錄音,讓學生在聽錄音示范的時候自己先做好節奏的標注,該在哪些地方斷句,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行朗讀,學生朗讀之后,教師可以有感情地再朗讀一遍,起到直接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在朗讀過程中可以說明哪些地方要重讀,哪里要斷句和輕讀,根據教師的糾正,學生知道了自己先前理解的錯誤之處,再一起齊聲朗讀,通過聽、自讀、再聽、齊讀的方式,可以很快對古詩的內容熟悉起來,學生能夠體會詩人的思念和惆悵,隨后教師推進教學,在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的時候,讓學生學著自己解釋意思,具體形式可采用自己朗讀再說明,第一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就可以根據“獨、異鄉、倍思親”這些關鍵詞的提取來理解整句的感情,在讀的時候知道哪些該重讀,使朗讀訓練既有了對詩的語感,也能更快地形成自己的理解。
二、直觀教學,使學生在觀看中體會意境
現在發達的信息技術給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段豐富教學內容,使整個課堂呈現出來的教學效果更好。在古詩詞中會有不少寫景的佳作,但是僅靠教師的講述,學生的想象有限,不能真正感受到景物的壯觀秀麗,所以教師在備寫教案的時候,將相關的圖片和視頻附加上去,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意境,將學習到的古詩詞對應到場景之中,能夠更好地理解當時作者為何能夠寫出這樣好的詩詞。
例如《小池》這首古詩,寫了夏天的一幅圖景,內容并不復雜,但是生活氣息很濃厚,里面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可以讓人想到初夏時節,蜻蜓和還未完全盛開的荷花組合而成的生動畫面,作者的筆調輕松自然,學生在讀的時候腦海里面會有一幅圖畫,教師可以在學生想象之后再展示相應的圖片,將眼前看到的和腦海里想象的結合起來,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靜態的圖畫和優美的詩句相輔相成,使意境感觸更加強烈;另外還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方法,在動態中感受詩句中所描寫的氣勢,比如《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其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作者用了夸張的手法寫了瀑布的奇偉和壯觀,教師在教授這一句的時候,可以將廬山瀑布的動態視頻播放出來,結合視頻再去理解這句詩,讓學生的情感真正推及至瀑布之中,更能激發學生對祖國這種壯美山河的熱愛。
三、進行討論,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感悟
不同的古詩詞承載著不同作詞人的價值表達,而后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和理解,不管是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不應該是孤立的,增加彼此之間的討論,可以讓不同人之間的思想進行碰撞,在交流中得到更深更全面的收獲。從教師教學來說,可以在準備課件和教案的時候,多去搜集詩詞的背景和作者的信息,例如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寫過很多絕美的古詞,他的人生經歷和作詞習慣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他所作的詞,教師間可以把搜集得來的資料進行討論,綜合分析該從哪一方面著手教學才能滿足學生的知識訴求。
在準備好資料和制作好PPT之后,教師在課堂上要避免自己全部講解所有的知識,可以先進行提問導入,讓學生討論自己學過或者了解過納蘭性德的哪些詞、他作詞的特點是什么、對他的了解有多少,學生先把自己所知道的相互交流之后,教師再適時糾正和引導,如課堂上要學習他的《長相思》,也可增加討論的環節,分析詞人為何相思、從哪些表達中可以得出,學生的想法和知識能夠互通,避免教師的單向灌輸,感悟所得會讓學生更有積極性,這也是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的渠道。
總之,本文討論了小學語文課程中古詩詞教學的一些方法建議,根據語文學習的方法共性和古詩詞自身的個性特點來進行分析,把握低年級學生的發展方向,建議老師注重以讀代講,尊重學生的自我體會,創新地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更多直觀的視覺教學,讓詩詞能夠通過圖片、視頻變得更加立體,突破與作者的時空距離,再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所觀所感與同伴進行交流,讓不同的思想有所交集,學生全面理解了古詩詞的意思、作者的情感寄托,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