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軍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除了要重視增強學生體質之外,還應注重開展體育互動游戲活動,與學生共同討論運動技巧。在師生討論過程中能夠消除隔閡,調動學生主動表達想法,既活躍了教學氛圍,同時也加強了師生互動和溝通。此外,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運動以及引導學生舉手表達,都能夠促進師生有效互動,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體育;師生;互動
很多體育教師因過于注重講解體育運動要領而忽視與學生互動,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無法調動其學習主動性,使得課堂氛圍沉悶,在此種情況下,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體育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很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改變學生學習現狀,文章提出通過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進而調動學生積極學習,同時主動參與到討論中,增強學生表述能力和表現力,同時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運用技巧。
一、開展體育互動游戲活動
當前,教師在講解課程內容時應將游戲引入到教學中,開展體育互動游戲活動。在游戲之前,教師應先講明規則,帶領學生做熱身運動,使學生主動活動身體四肢,使身體各個關節舒展開,能夠避免在游戲中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此外,教師還應在游戲過程中多與學生交流,或者多鼓勵學生,能夠提高師生之間互動性。
例如:開展“傳球”互動有效活動時,教師依據游戲規則,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引導各組學生按照先后順序用身體的力量傳球,以最佳的速度傳遞給最后一名學生,且傳遞足球數量最多的一組即為獲勝。學生清楚規則主動投入到游戲中,而在學生游戲時,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提醒學生如何快速傳球,并告訴學生注意事項,激發學生主動與教師對話,在師生交流中明確傳球方法,快速傳遞足球??梢?,師生有效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性和傳球技能。
二、師生共同開展體育運動鍛煉
師生互動過程中能夠消除學生緊張感,能夠使學生放松心情,進而愉快地參與到互動中,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提高學生參與性和主動性。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傳授運動技巧、講解體育知識的同時,應與學生共同參與到體育運動鍛煉中,師生一起鍛煉身體。運動時,教師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多鼓勵多表揚,而對于運動動作不標準的學生,耐心指導,告訴學生動作不到位將難以增強自身的爆發力,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進而主動說出心中疑惑。教師則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能夠使學生深入理解體育運動知識,從而更容易掌握體育運動技巧和知識點。此外,師生共同運動過程中加強師生間、生生間互動,既提高課堂互動性和有效性,又達到強健學生體魄的目的,一舉兩得??梢?,體育課堂上師生一起運動鍛煉,有利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1]。
三、師生共同討論體育運動技巧
小學體育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應積極運用互動教學法,在實際運用中演示運動技巧和動作要領,帶領學生做一遍以后,將學生分為4到6人一組,分別與各組學生討論運動動作。師生相互討論過程中教師則引導學生依次表述,并告訴學生他人發言時,不允許隨意打斷,要等他人表述完才能發表自己的言論,能夠使學生在與教師溝通中懂得尊重,不僅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同時調動全體學生主動投入討論中,展開激烈的探討,有利于活躍教學氛圍,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積極思考運動技巧,深入分析后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師結合學生說出的觀點,予以補充和糾正,指出學生錯誤的觀點,同時告訴學生熟練運動技巧的前提是必須加強體育運動訓練,才能增強運動能力。學生與教師討論中明白如何學習體育運動動作,從而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訓練中,逐漸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2]。
四、引導學生舉手發言
小學生天性活躍愛動,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將互動教學策略運用到教學中,引導學生舉手發言表述自己在體育競賽中的表現和不足之處,引導學生反思,激發學生主動舉手,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教師則依據學生表述的自我評價予以補充,并指導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評價,既使學生清楚自己的優缺點,又加強師生互動,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指導學生不斷進步十分有利。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預留時間引導學生舉手發言,才能達到有效互動的目的,進而獲取較好的教學效果[3]。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針對如何有效開展師生互動進行了深入研究,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舉手表述觀點,并結合學生說出的想法予以補充,告訴學生如何加強運動能力,整個過程中不僅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同時加強師生互動,有利于提高課堂互動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體育互動游戲活動、師生共同運動,在運動和游戲過程中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從而有效互動,且在互動中引導學生牢記運動技巧和動作要領,可見師生有效互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鐘文哲.試分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7):122-123.
[2]姜東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J].學周刊,2018(25):163-164.
[3]馬俊.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7):63.
編輯 張佳琪